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一封写给俞正声书记的感谢信一位常州老人难忘的上海行一段医警民合力救人的新佳话~~~记者调查发现感人细节:急救医生共同担保为老人动手术
一封写给俞正声书记的感谢信一位常州老人难忘的上海行一段医警民合力救人的新佳话~~~记者调查发现感人细节:急救医生共同担保为老人动手术
一封写给俞正声书记的感谢信一位常州老人难忘的上海行一段医警民合力救人的新佳话~~~记者调查发现感人细节:急救医生共同担保为老人动手术
一封写给俞正声书记的感谢信一位常州老人难忘的上海行一段医警民合力救人的新佳话~~~记者调查发现感人细节:急救医生共同担保为老人动手术
一封写给俞正声书记的感谢信一位常州老人难忘的上海行一段医警民合力救人的新佳话~~~记者调查发现感人细节:急救医生共同担保为老人动手术
一封写给俞正声书记的感谢信一位常州老人难忘的上海行一段医警民合力救人的新佳话~~~记者调查发现感人细节:急救医生共同担保为老人动手术
一封写给俞正声书记的感谢信一位常州老人难忘的上海行一段医警民合力救人的新佳话~~~记者调查发现感人细节:急救医生共同担保为老人动手术
     
2012年06月0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封写给俞正声书记的感谢信一位常州老人难忘的上海行一段医警民合力救人的新佳话
“谁说如今中国人情冷漠?”
记者调查发现感人细节:急救医生共同担保为老人动手术
江跃中 耿 艳
■上午,康复出院的王老伯(右一)向医生们连声道谢 本报记者楼文彪摄
  本报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耿 艳

  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

  我是一名普通上海市民,在此代表父亲老友向充满爱心的上海人民表达最深切的感谢!

  事情是这样的:父亲老友王南良(69岁)于本月23日从常州到上海参加同学聚会,在人民广场换乘地铁时突然晕倒,得到地铁工作人员及警察的及时帮助,叫来120车送至闸北区中心医院,首先得到急诊大夫及时抢救(心跳停止过),而后迅速转至心内科。王志华医生根据病人情况判断为急性心肌梗塞,死亡概率90%。在家属还未赶到的情况下,他主动联系病人女儿,将危急情况告知,并主张立即手术治疗。得到家属口头同意后,立即组织手术(病人家属无法签字、未付手术费,王医生主动自己做担保)。在心内科主任黄佐,医生王志华、徐青山、陈菲、张莉萍、庄敏的及时抢救下,病人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

  我在现场目睹一切,感慨万分,谁说如今中国人情冷漠?我见到的处处都是真情!谁说医生金钱至上?我见到的医生个个视病人如至亲,敢于承担巨大压力,敢于在当今医患矛盾丛生的时代承担责任,目的只有一个:挽救生命! 

  市民  江涛

  5月25日,“市委领导信箱”接到一封题为《感谢充满爱的上海》的来信,市民江涛在信里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看到这封信后,俞正声当即批示:请向闸北区中心医院及有关同志表示敬意。

  【记者调查附记】

  今天上午10时20分,办好出院手续的王南良紧紧握住医生们的手,连声致谢:“我被送到医院后,你们抢救速度非常快,忙而不乱。当时意识还有点清醒的我就在想,如果家属让转院我也不同意,既然被送进这里我就要信任这里的医生。谢谢你们!”

  记者问主要负责抢救的医生王志华,当时有没有想到如果病人没被救活,该如何应对?你们是作过担保的。王志华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神圣职责。面对危急重症病人,我们医生只会去想如何抢救,不会想如果救不回来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后果。如果当时我们不实施抢救或等家属来了再抢救,从医疗程序上来说我们可能是减少了风险,但我们面对的生命将危在旦夕。我想任何一名医生都不会不去挽救。况且,当时病人家属也给了我们最可贵的信任!” 

  (下转A4版)  (上接第1版)

  地铁站突发急病

  5月23日上午,从常州来沪参加同学聚会的王南良和同学周立歧,在人民广场地铁站换乘时,突然浑身冒冷汗,心慌气急,并发生抽搐、晕厥数次。在车站工作人员和警察帮助下,王南良被一辆救护车火速送往闸北区中心医院急救。

  到医院后,王南良的血压只有80/60mmHg,呼吸困难、全身湿冷、神志模糊,心跳也一度停止,医院急诊医生立即紧急抢救。中午12时30分,王南良被收入心内科病房,主任医师王志华通过急诊心电图检查,判断出患者是急性心肌梗塞,梗塞的血管为左冠状动脉主干,是最凶险的梗塞部位,必须立即进行急诊手术。

  但王南良的直系亲属都不在身边,陪同的只有他的老同学周立歧等,如果要手术,没有人能签署知情同意书。而他发生梗塞的部位是承担着心脏大部分心肌血液供应的左冠状动脉主干,极易发生休克、猝死。由于病变部位位于左主干,病人已处于休克状态,手术风险极高,成功的可能性连一半都不到。

  “对话”里充满信任

  当时,患者的女儿还在赶往上海的火车上,王志华只得通过电话与她联系,把王南良病情的凶险程度以及手术所需承担的风险都详细地告诉了她,并对她说:“我们医院有做这个手术的能力,如果您同意,我们立即给您的父亲实施手术,等您到了医院以后再补签字。如果您想将父亲转诊至上级医院治疗,我们也会协助转院,但转院中随时有生命危险。”

  王南良的女儿问:“王主任,如果病人是您的亲戚,您会怎么做?”王志华明确告诉她:“我会毫不犹豫地立即让他手术。”“那么,就请您把他当成自家的老人一样去处理吧!”王志华从电话中,感受到病人家属的充分信任。

  医生共同作担保

  其实,王志华并没有把所有的顾虑都告诉患者家属。因为冠状动脉急诊手术的特殊性,手术费用高达上万元,而王志华由于急诊入院,身上并未带足够的现金。王志华对准备去取钱的王南良的同学说:“如果等你们去银行取钱回来再办手续、做手术,会耽误治疗时机。我们几位医生共同为他担保,先办入院手续、先做手术。”

  12时45分,通过医院的急救绿色通道,王南良被推入手术室。

  鬼门关边拉回来

  心内科行政主任黄佐、副主任王志华,带领治疗组医护人员徐青山、陈菲、张莉萍和庄敏等,开始对王南良进行难度很高的手术。手术时造影显示的结果和之前的判断完全一致,王南良的左冠脉主干已经狭窄到只有一条缝隙,心肌缺血非常严重。

  就在医生们为患者用球囊扩张时,意料之中的危险发生了,王南良的心脏突然发生室颤。医生们立即为他实施电击除颤等紧急抢救,王南良的心跳又恢复了……经过45分钟紧急救治,手术获得成功,王南良被从鬼门关边拉了回来。

  下午,当老伴和女儿等赶到医院,看到的是已经脱离生命危险、安静地躺在病床上的王南良。他们清楚地记得,今年2月,王南良的哥哥正是因为突发心肌梗塞,未获治疗即去世。

  江涛是王南良在沪老同学江荣林的儿子,他那天在医院现场见证了整个抢救过程,深为白衣天使的言行所感动。受王南良亲属的委托,江涛写信给俞正声书记,动情地说:“向充满爱心的上海人民表达最深切的感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基金专版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乌克兰波兰欧洲足球赛特刊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九安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谁说如今中国人情冷漠?”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爱·责任·信任
尼日利亚一客机坠毁至少6名中国人遇难
新华社快讯
高考首日有雨气温最高29℃
报头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谁说如今中国人情冷漠?” 2012-06-04 2 2012年06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