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天空仍是未打开,令某些事情继续成谜:漫天的密云,继让昨晚的月偏食“缺席”申城之后,明早会不会还接着来搅金星凌日的局呢?
生活中保有一些谜一般的事,未尝不是件好事,有悬疑才有单纯的盼望,继而才有探究,才有豁然开朗的狂喜。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又启航了,去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执行7000米海试任务。最感兴趣的,倒不是“蛟龙”号对7000米下潜深度新纪录发起的挑战能否成功,而是这一程的深海之旅又能带回多少关乎生命的谜团。人类对自然的挑战已有过太多,自然的谜团却大多未对人类敞开心怀。
科学家已经且正在深海宁静、漆黑的世界中发现许多稀奇古怪的生物:有心没嘴的管状蠕虫、没有眼睛却有光斑的虾……在海底热液口找到的生命体,在基因的序列上远远早于恐龙,位于生命演化系列的初期——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可能就存在于类似的环境中。曾有科学家告诉过我,在某种程度上,深海替地球保存着生命的种子。
只是还有多少人,关心生命起源那些谜?我们知道马里亚纳海沟,因为那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沟。我们对潜水器并不陌生,因为大导演卡梅伦年初曾坐过“深海挑战者”号。我们关注“蛟龙”号,因为它有望刷新载人深潜器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但是,有多少人对深潜器配备的各种科学仪器——那些机械手、采样篮、传感器,以及它所要探秘的深海世界——那些黑烟囱、热液口、洋中脊,充满好奇甚至心向往之呢?
谜,对这个“快生活”的时代而言,也许是一种奢侈品。尤其是与切实利益无关的谜,那更是无用的奢侈品了。没有时间揭开谜团,渐渐的,也就没有时间心生谜团。这样的生活,你会称之为高效抑或是无趣呢?
美国宇航局(NASA)前不久用计算模型将观测数据绘成了一幅地球表层洋流图,结果画面竟与梵高1889年时创作的名画《星空》惊人地相似。常常被这样的谜所动,这才是大千世界。
那么,明天,你会早起看一看金星凌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