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曾是家庭娱乐的重要载体,如今,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文化视听产品需求的多元化以及三网融合的大环境,彩电产品变革及产业转型的时代已经来临。电视机从传统的CRT到LCD液晶再到LED液晶,产品硬件升级从未停止过。眼下,无限量拓展电视功能的智能电视已不可逆转地成为技术创新和产品转型的主流趋势,电视产品一定会集手机+电脑的综合应用优势来满足消费者的体验和互动,用户将能够在智能电视上实现节目个性化定制、在线购物、在线支付、云服务以及语音控制等多项高度人性化的用户体验。电视节目将从播什么看什么转变为看什么播什么;打开电视就能支付各类公用事业费用;体重、脂肪、血压等重要健康指标将能通过电视实时监控;当您累得手都抬不起来时还能通过语音控制电视播放节目。将来彩电市场的竞争中心将不再集中于传统意义上的画质和音质,而是将顺应数字时代、网络时代以及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便捷化的多种需求,逐步转移到高品质的硬件+软件应用+服务的综合平台之上,只有硬件软件齐步走才能在将来的彩电市场中站稳脚跟。
各大国产彩电厂商在此次市场变革浪潮中表现出了充分的前瞻性以及市场信心,自去年8月以来,以海尔、长虹、康佳、TCL、创维、海信为首的国产彩电厂商加大了在智能电视领域的投入力度,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智能电视新品,并且积极投身于软件应用市场的开发和整合,希望能通过高质量的应用提升用户体验,开发属于自己的竞争“蓝海”。相比之下,过去依赖屏体优势抢占市场领先优势的合资品牌对于这一波市场行情的反应似乎慢了一拍,投放市场的智能新品除了型号数量少于国产品牌,在用户体验方面更是显得不够人性化。
上海交电家电商业行业协会韩建华秘书长认为,国产品牌智能电视的硬件配置已等同于PC机,且几乎全部的国产品牌智能电视的CPU都达到了双核1.5G,内存2G以上。另外,对于APP应用开发的重视以及软件平台的取舍也将成为其最大的竞争优势。
合资品牌推出的智能电视多是基于Linux平台,该平台虽有很多可取之处,但较差的交互性使得其在非专业人士占多数的普通用户中饱受诟病,而国产品牌的智能产品多采用Android系统,且已经从2.0升级到4.0版本,该平台的良好的交互性以及应用市场的成熟性均优于Linux。近年来Android手机在市场上的热卖也证明了其市场竞争力,且Android系统对于移动设备的兼容性也可以保证手机与智能电视之间的顺畅联动。
在APP应用开发方面,国产品牌大都已建立了自有的应用商店,并开发了大量适合本土消费需求的实用型应用软件,从视频、K歌,到资讯、学习、健身,应有尽有。另外国产智能彩电对于各类视频格式的充分兼容也是一大亮点,可以方便地畅游各大视频网站而不必担心无法播放。同时,国产品牌的整体性价比,要优于外资品牌40%以上,具有极强的推广普及价格优势。
据国内权威市场调研机构中怡康公司调查数据显示,国内智能电视市场自2011年5月起开始实现快速增长,至2012年4月已取得整体电视机销量中约30%的市场份额,而去年同期份额仅为9%,其增长势头可谓迅猛。而这期间,由于合资品牌还大都主推3D概念,使得国产品牌在智能电视市场上的占比达到八成以上,遥遥领先于合资。
另据中国电子商会消费电子产品调查办公室调研数据预计,2012年中国市场智能电视产品销量将超过800万台。上海的彩电市场年总销量约140万台,由于上海市场历来是新品或者升级换代产品的先发市场,因此上海的智能电视销量将快于全国市场的增幅,今年可达70万台,占据50%的份额。 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