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7月0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骑乐悠悠
郭树清
  郭树清

  提起自行车,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可能认为早已过时的东西了,不屑一顾。然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如果哪家拥有一辆永久牌或凤凰牌自行车,简直是一件高档的交通工具,定被引来羡慕的眼光。

  那时候,自行车在城市不多,在乡村就更少了。记得我家买的第一辆凤凰牌自行车是在1967年。当时为了买这辆自行车,我也咬牙下了狠心的,可以说用尽了我靠做竹器赚来的所有积蓄,其实买车的目的不是为了与人家攀比,而是因为我做竹制品搞副业实在是少不了的交通工具。从此,我与这辆如至宝般的自行车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了生活中不离不弃的忠诚伴侣。

  有了这辆自行车后,给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利用早晚时间搞副业就不会担误生产队劳动了。以往步行去一次集市,走10公里路需要花上2个多小时,来回就得4、5个小时,半天的劳动时间担误了。有了自行车后,同样的路只需半小时工夫就足够了,早上去集市赶集,等生意做完后,回到生产队出工就不会误点了,大大缩短了时间,省时又省力。当我骑着自行车,飞驰在乡间小路上,迎着扑面而来的春风,真是心境荡漾,心也要飞翔起来。

  这辆方便耐用的自行车,在我们偏僻的乡村不断发挥出它的作用。它不仅是运送货物的交通工具,也是载客的好帮手,远方来的亲戚朋友来家里作客,总是靠这辆自行车去接送,那种享受就像现在坐豪车。记得那年,我的一位亲戚结婚,就借用我的自行车,并让我去接亲娘。那天,我骑上这辆崭新的自行车,带着新娘,骑行在乡间的小路上,好一阵风光和自豪。

  自行车骑行在乡间的路上,冬天,在暖阳下,一路洒脱;夏天,在清风中,一路惬意。到了农闲时,我们还自发地组织几个有车的青年小伙搞一些骑自行车小比赛,在社场上、宅院里,搬来几块砖头,插上几根竹杆,俨然像现在的考驾一样,赛一赛诸如“过独木桥”、“单脱手”、“双脱手”、“转圈圈”之类的车技,既给大家带来了乐趣,也给寂寞的乡村增添了一份生机和活力。

  如今想来,我们当年这个被誉为“自行车王国”的国家已渐渐被“轿车王国”替代了。自行车快到了淘汰的边缘,不要说在城市,就连乡村,也很少见到了,而满眼望去,尽是如蝗虫般的电动车、助动车、摩托车和小轿车。然而,少年时在乡间那自行车骑过田野、骑过沟渠、骑过石子路的经历,时常在脑中闪过,那种快乐是今天坐轿车无法替代的,可谓是节能环保又健身,骑乐悠悠,骑乐无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8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9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20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躺在时间的河流上怀念他
沉重的影像
骑乐悠悠
穿越时间的艺术
劝君更尽一杯酒
罗马古斗兽场
江湾镇有雨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骑乐悠悠 2012-07-02 2 2012年07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