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7月0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湾镇有雨
何国勇
  何国勇

  我是在15年前搬到江湾镇居住的,那时的“江湾镇有雨”,让我记忆深刻。 

  我记得在一个台风与瓢泼大雨相交织的天气里,江湾镇周边一片狼藉,特别是水电路、安汾路、池沟路、沽源路那些带“水”的路更是水漫金山,不时可以看到居民家中的水盆和杂物漂在路边。由于那天我家有急事不得不出门,算得是小心翼翼地慢慢行走了,但依旧是脚步踉跄,掉进了个很深的水坑,后还是在路人的帮助下,我才得以脱险出坑。

  那段时间的“江湾镇有雨”,就成了镇上12万居民的心病。隔壁阿姨比我更加害怕,只要听到预报“有时有雨”,她要多买一天的蔬菜,听到“雨量中到大”,她还要到街道医院配好常用药,以防家人不时之需。当时某位“老江湾”与朋友的一段对话颇有意思:“朋友,要下大雨喽。”“啥意思?”“你不是要看房子吗,告诉你个诀窍,在江湾镇看房子就是要等下雨之后才能更清楚地看出是否有问题……”

  由于江湾镇一带是上海市区地势最低的地区之一,加上马路多数高于小区的路面,只要“江湾镇有雨”事情就多起来了。下雨前,镇北居委总会用一块小黑板写上五六条“温馨提示”,胜利村居委也会派出执勤人员进行道路巡查,帮助底楼居民加高门槛,并在小区出入口铺设临时便道。镇政府还有“防雨防涝若干规定”,据镇政府工作人员回忆,上世纪90年代,“江湾镇有雨”是件大事,镇上有164家企事业单位为职工财产保险,理赔最多的就是雨后受损,居住江湾镇地区底楼的职工,几乎家家报损。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江湾镇开始到处出现“我们在这里施工,感谢您的支持”的标语。我记得当时是水电路最先进行改造,马路拓宽与下水道同步施工。以后几年中,逸仙路、场中路等等也先后完成了拓宽和改造,最具老江湾镇氛围的万安路、新市路也被翻造一新。 

  为了体现江湾镇的巨大变化,记得街道文化馆搞过一次“印象江湾”的摄影比赛。照片中江湾地区新起的建设物尽收眼底,只是为居民带来巨大方便的现代化排水设施由于深埋地下而难以被摄影者表现,这让我深为惋惜。 

  上海城投对城市排水工程的推进使“江湾镇有雨”成为了过去式,2005年的“麦莎”台风堪称百年一遇,但它对江湾地区造成的影响已经远远小于这之前任何一年的大雨了。今天的隔壁阿姨对“江湾镇有雨”已经十分淡定,雨后她即去公园散步,菜也不需要提前多买了。她甚至告诉我说,她已经好久都没穿过套鞋了。

  明日请看《上海医废处置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8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9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20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康复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躺在时间的河流上怀念他
沉重的影像
骑乐悠悠
穿越时间的艺术
劝君更尽一杯酒
罗马古斗兽场
江湾镇有雨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江湾镇有雨 2012-07-02 2 2012年07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