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傍莎翁名剧
在《活佛济公3》中,济公一说话,就像个网络达人,张口就飙“流行语”,如“亲,ho1d住,淡定”、“神马都是浮云”、“蛮给力”、“和尚我身体不知道多好呢,杠杠地!”、“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不少网友惊呼:“《活佛济公3》的雷人语录火力更猛了,雷倒众生啊!”陈浩民版济公也因此被网友评为“荧屏雷公”。
其实,比这些雷人语言更雷的是《活佛济公3》中《朱罗记》这一单元中的人物名字。剧中的男主角和女主角分别叫罗蜜藕和朱丽月,只是把罗密欧的欧变成“藕”,把朱丽叶的叶变成了“月”,令人一下想到了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而且,令人惊讶的是连故事情节也有点像。有网友细细盘点《朱罗记》中的“山寨证据”,更让人觉得“天雷滚滚”。
剧情十分相似
《朱罗记》中的故事是朱家与罗家都经营米店,因商业上竞争关系让两家成为世仇,偏偏朱家小姐朱丽月爱上了罗家小伙子罗蜜藕,双方父母反对两人交往。为了能在一起,活佛济公给朱丽月一瓶“灵药”,并设计了“假死计划”,看见心爱的女儿愿意为爱情献出生命,父母十分感动,两家人化解了矛盾,两人的爱情也得到了祝福。两家世仇的孩子彼此相爱,女方的“假死计划”,这些情节完全是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经典桥段。只是在莎士比亚笔下,朱丽叶假死后,罗密欧不忍看见心爱的人离去,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生命。等朱丽叶醒来后,这对恋人却阴阳两隔造成悲剧。而《朱罗记》却用中国特色的大团圆结局,弥补了这种遗憾。
有网友直言:“这两个故事太像了,剧情太山寨了。”“这编剧实在是太懒了吧,连人名都用得如此雷同。”更有网友打趣道:“《罗密欧与朱丽叶》终于有了中国版本。”更搞笑的是,编剧还给观众故意设计了另一个“雷点”,原来朱丽月的父亲叫“三伯”,罗蜜藕的母亲叫“映台”,而且,这上一辈的“三伯”“映台”竟然还是昔日的一对恋人,这无疑是为了要把我国古代经典爱情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也编织其中,难怪有网友对此笑喷了:“有个朱丽月和罗蜜藕就已经很雷了,他们的父母居然还是三伯和映台,《活佛济公3》是要闹哪样呀。”
暴露创作弱点
对此,这名写出“史上最潮济公”的编剧简远信回应道:“看电视,图的就是轻松、愉悦啊。我虽然已经60多岁了,但是有40岁的冲劲,20岁的脑筋,生活中是非常活泼的。”他表示:“希望大家在被爱情感动的同时,也能找到幸福的真谛。”但问题是,当观众被雷得笑翻了的同时,怎么可能被这样的山寨爱情所感动?
应该说,编剧的这种创作手法其实并不高明,原本是想靠傍上名著、傍上经典来沾点光,但光没沾上,反而暴露了自身创作的弱点。拍古装剧虽然需要具备现代意识,也需要艺术想象,但并不需要山寨和克隆,这种不仅连人物名字,而且连剧情都与名著、经典有些相似的做法,只是一种肤浅的模仿和无厘头的搞笑,甚至有些恶搞的成分,谈不上有多少艺术追求,也谈不上是艺术创新,看了也令人难以轻松和愉悦。
首席记者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