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坐骑”的前世今生
一辆20世纪40年代出产、拥有高贵血统的“凯迪拉克”防弹车,本身已令人好奇;而这辆车又曾经是共和国元帅的“坐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来沪时也曾乘坐过,这就更令人瞩目。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第一任市长,陈毅元帅在上海驻守9年,这辆出产于1941年的“凯迪拉克”防弹车,就是他在上海时乘用的“坐骑”。2007年9月,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元江路的上海群益职业技术学校内一片欢腾,这辆意义非同寻常的“凯迪拉克”正式入驻校园内的汽车文化博物馆。
说起来,群益职校还是首批国家级重点学校。儒雅的陈金国校长最引以为豪的,是这里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一流,学生多次在全国职校技能比赛中摘金夺银。但陈校长的目光是深邃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他希望为学校的发展寻找到新的亮点。当与陶巍相识并经过一番交谈后,他骤然发现了期待已久的“亮点”———发展校园的汽车文化。
接下来,陈校长以“三顾茅庐”的诚意感动了陶巍,陶巍也甘愿为建设校园汽车文化而“倾箱倒箧”,把自己珍藏多年的30多辆车都“一锅端”地移师汽车文化博物馆和汽修实训中心。这些车大多有“来头”,“身价”自然不菲。就说陈毅市长乘用过的这辆“凯迪拉克”防弹车,在距离出厂时间长达60多年后,眼下的评估价已达739万元。
凯迪拉克轿车一向被公认为是充分演绎美国精神和领袖风格的豪华轿车典范。1701年,法国皇家贵族、探险家安东尼·门斯·凯迪拉克建立了美国底特律城。1902年,为了对这位贵族探险家表示敬意,当时的美国底特律汽车公司重组更名为凯迪拉克汽车公司。1994年,陶巍毕业于底特律三角洲学院并被聘为汽车维修高级教官后,他讲解最多的品牌,就是凯迪拉克。他对学生们说,在凯迪拉克身上,我们不仅能读懂一个品牌,而且能读懂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而透过陈老总这辆凯迪拉克坐骑,人们的眼前会依稀飘过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最初的发展和建设风云。
1949年5月,时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的陈毅从百战沙场走向十里洋场。作为市长座驾,这辆凯迪拉克陪伴他日夜兼程地一路奔波。
有一次,上海工商界代表人物荣毅仁和刘靖基提出要请陈毅市长赴宴。去还是不去?陈毅请干部们讨论。有人主张去,有人担心影响不好怕犯错误。陈毅笑道:“吃饭也是做工作嘛,我看可以去。怕犯错误把自己手脚捆起来,我才不干!”结果,陈毅不仅带了刘晓等领导干部同去,还将夫人张茜和孩子们也带去。市长的这辆凯迪拉克专车就停在了爱国实业家的家门口。陈毅摇着一把大葵扇欣然赴宴,去“与布尔乔亚(小资产阶级)们交朋友”。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元帅当年乘用的这辆专车,逐渐被闲置在松江的一个地下仓库中。
1998年新年刚过,上海市政府机关事务局的一份报告送到了秘书长周慕尧的案头:周慕尧秘书长:
陈毅同志生前任上海市市长期间,在沪使用的一辆凯迪拉克(防弹)轿车现由我局保管,为此我局安排了专门场所停放。但因时隔数十年,车身已出现油漆剥落、铁皮锈蚀情况,车内电器设备老化,发动机也需大修理。由于该车是美国1941年产品,市场无配件,修理难度较高,故一直难以修复。最近经市外办介绍,上海幼狮高级轿车修理厂技术力量强,专修各类进口小轿车,是美国通用汽车上海特约维修中心。经联系该厂愿意无偿为我局按照该车原型原貌进行修复。
我们拟同意由该厂实施修复。考虑到陈毅同志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处理上须十分慎重,我们意见对此车修复一事,不搞仪式,不作宣传。修复后的处理意见另报。
妥否,请批示。
周慕尧同意后又请市领导定夺。时任市长徐匡迪当即在报告上批示:“很好!”
很快,老市长的专车被拖车运到幼狮厂。时隔久远,这辆长期被搁置在角落的元帅坐骑轮胎瘪掉,外表锈迹斑斑,防弹玻璃上弹痕点点,据说这是“文革”期间,“造反司令”王洪文想试试“美帝”车的防弹功能而用手枪试射的。
打开引擎盖,只见发动机气缸烂得像蜂窝;活塞环腐蚀发脆,曲轴、轴瓦锈成一团……
陶巍带领着能工巧匠们在现场召开誓师会,随即与维修技师们制订了严密的修复工艺和方案。车内电器设备老化,外协采购后,全部换新的;发动机仔细拆卸后对零部件逐个修理,再精心拼装。市场找不到的配件,全都由幼狮厂技师“量身定做”。对车内篷顶和座套的造型样式,陶巍觉得很眼熟,很快想起这与上海汽车修理公司以前传统的修理内饰很相似,于是“顺藤摸瓜”,从这家修理厂请来几位老缝纫工,精工细作地进行“还原”制作。
前后半年时间,当元帅坐骑被油漆一新时,岁月似乎逆转了———
时间似乎重新回到了1941年,这辆“凯迪拉克”防弹车似乎刚走下生产线;
时间又仿佛回到了20世纪50年代,这辆车在等候着陈老总上车……
时任上海市委书记黄菊和市长徐匡迪也闻讯赶来,一睹老市长风采依旧的座驾。
陶巍还特意把这辆车开到上海汾阳路、太原路交接处的一座高墙深院内。绿荫环抱着的,是一栋通体洁白的法式洋楼,因其外形与美国白宫颇为相似,素有“海上小白宫”之称。新中国成立之初,“小白宫”成为陈毅市长的临时住所,他在这里会见工商人士、社会名流及各国外宾,如今,这辆凯迪拉克也算是“回家探亲”。
1941年款的凯迪拉克防弹车回到了“小白宫”。陶巍要继续“会诊”的,是一辆来自美国白宫的、最新款的凯迪拉克总统座驾。
为克林顿座驾排故障有惊无险
陶巍有个很特殊也很神秘的“头衔”———总统专车维修配套服务值班技师。几任美国总统访沪,他都担负着同样的使命和重任。总统专车的技术质量和安全级别之高,完全可以用“万无一失”来形容。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总统专车“万一”的事,还真让陶巍遇上了。
那是1998年6月底,美国总统克林顿对我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美联社报道称,这次随克林顿总统访华的人数为历年来最多,共有1200多人。除总统专机空军一号外,还要动用3架客机和好几架C-141运输机,仅通讯器材就有60吨。代表团高级成员有47人,包括总统一家3口、5名内阁成员、6名国会议员等。随行人员当然还有总统的贴身服务人员和夫人希拉里的理发师。随团采访的记者有375人,其中200人可以随机前往。
这次随团而来的除了总统专车,还有两辆黑色的专用安全通讯车、10辆防弹车……一位白宫的先遣人员开玩笑地说:“几乎要把整个白宫都搬到中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