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车迷,我是从“桑塔纳”来认识中国汽车业改革开放的。原先我只知道“解放”“红旗”上海”等国产车,“桑塔纳”这个有点洋气的车名一出现,就令我有耳目一新之感。虽说这车在德国已经“下野”,但它对中国人来说毕竟是个新品。桑车刚在嘉定落地时,我还在郊区工作,小车班好不容易买到两辆“桑塔纳”,大家都把它们看成宝贝,只有县委县政府领导外出才能乘坐;驶上县城大街,引来无数羡慕目光。上世纪90年代我调到市里一个部门工作,因常常要跑郊区,市领导特批给我办一辆小车,也是桑塔纳,灰色的。在我记忆中,那时的“桑塔纳”最漂亮,它跟火热的年代融为一体。
桑车外观虽然老旧,但它油耗低、车价便宜、皮实耐用,尤其是维修点多、修理方便、配件价格公道,一直得到大众美誉。29年来,这个老车型成功地跨越世纪,成为“大众”最牢靠最经典的车型。尽管汽车业瞬息万变,但桑塔纳生产线保留时间最久、销量也最高;近5年,车界嬗变更是眼花缭乱,但“桑塔纳”依旧能保持月均万辆的销量,堪称奇迹。
桑塔纳走了,犹如著名球星引退,给人留下了无限依恋。谁来替代它的位置?谁来再次创造奇迹?望我们的城市作出响亮的应答。
特约撰稿 彭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