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家长可适当激发孩子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唤醒其对校园生活和同学友情的向往,尽量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其次,家长可和孩子一起确立新学期的学习目标,比如要提高哪几门课的成绩,目标是什么,要不要掌握一门新特长等等。最后,给孩子一段过渡期,及时沟通,多给一些安慰与鼓励,以免让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
此外,家长和从幼儿园升上来的小学一年级新生此时难免紧张,他们应该为新学期做哪些准备?
下周就要开学了,小学新生家庭该做哪些最后的准备?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徐晶说,除了生活上的准备,孩子的心理准备更重要,“家长千万不要太过做规矩,令孩子对新学校和未来的学习生活有恐惧心理。”
帮孩子渡过心理关
从幼儿园到小学,每个孩子内心多少都会对未知的新学校有所恐惧或焦虑。徐晶说,不光是孩子,家长也会在开学初表现得既兴奋又忐忑。“部分家长面对自家孩子升学的未知表现,流露出焦虑情绪。所以,家长首先自己要解压,然后,帮助孩子渡过入学心理关。”
徐晶说,首先家长不能给孩子灌输“到小学就要收骨头”的理念,让他还没开始读书就心理有了压力,会给未来的学习带来阴影。“其次,家长最重要的是要给孩子带来美好的期待。假期最后几天,家长不妨和孩子来一个亲子交谈,告诉他,小学生活是打开了人生新的一页,会是成长过程中非常精彩的过程。”徐晶特别强调,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小学的生活是美好的,应该自己去探索。
别忘调整“生物钟”
刚进小学的孩子,通常都会感觉上课时间太长、游戏活动时间太短,容易出现精神负担、睡眠不足,食欲不振等现象。目前,上海小学学校普遍推行一个月的“学习准备期”,让孩子能够顺利从幼儿园的生活过渡到小学生活。
徐晶说,在假期的最后几天,家长也不妨帮着孩子调一调生物钟,尤其是改掉睡午觉的习惯。“由于幼儿园都有午睡的安排,因此,假期中,部分家长也会安排孩子午间休息,但进入小学后,午觉时间就没有了,因此,家长可以刻意减少孩子午睡时间,养成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
学习用品勿太花哨
这个星期,不少小学学校都邀请了小学新生和家长提前认识学校,了解学校有哪些规定,各项设施有哪些作用,厕所在什么地方等。徐晶说,独生子女家庭,家长爱包办,但从上学第一天开始,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非常重要,比如,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书包、文具盒、书籍、书桌),每天晚上睡觉前,将第二天要用的铅笔削好,准备好所用的物品;本子、书角弄皱了,要学会抚平,而且用过的东西要及时归位等。
不少家长早已开始准备孩子需要的“学习装备”。但徐晶说,现在市面上豪华的文具很多,但对于孩子而言,功能太齐全和花哨的文具,容易分散孩子上课的注意力。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