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金一度降低10元
2007年11月,申城公交卡押金由每张30元降至20元。降价的直接原因是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在公交优先监督中对公交卡管理提出了诸多意见和建议。
“公交卡收取押金,客观上促使持卡人妥善保管,节约了社会资源。但今天人们关心的是,庞大的公交卡押金究竟由谁在保管,押金和押金收益用在哪里?”市人大代表厉明说。
交公共财政统一管
2010年,市政府办公厅对“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关于市本级决算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复函显示,2011年1月1日起,本市各种“政府性收入”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都要上缴国库,各种“预算外资金”将逐一被纳入预算管理。2009年和2010年,本市已分两批将“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复函还显示,本市将根据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审核情况,及时公布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停征、取消和降低收费标准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对经审核保留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也必须全额上缴国库,再通过部门预算统筹安排执收部门经费支出,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
“公交卡押金是否类似行政事业性收费?”厉明说,公交卡公司之所以能收押金,是因为公交的公益性,但公交卡公司对押金和押金收益,不具有处置权,应交与公共财政统一管理。
管理必须规范透明
2009年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预算报告的显著变化是:土地出让金纳入了预算,公开土地收益收支状况。
此后,上海市政府在全国率先向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报告土地出让金管理情况,增强了预算行为的规范性和透明度。2010年,备受关注的“私车额度拍卖收支”也纳入了预算报告,报告说明了私车额度拍卖总体收入,以及用于公交优先、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等具体情况。
土地出让金、私车额度拍卖所得都曾是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审查,正是阳光预算的必然要求。如今,代表们关注是:公交卡押金要做成一本“清楚账”,管理规范透明,不妨学学那些曾经的“预算外资金”。
本报记者 姚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