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头中枪
比索内特用笔名“马克·欧文”著书《艰难一日》记录那次行动,书中用“沃尔特”这一代号称呼其他突击队员。
书中写道,拉丹头部中枪时貌似把头探出卧室门,查看所处顶楼的走廊。当时,比索内特跟在一名先遣队员后面,走上通向拉丹卧室的楼梯。距离楼梯顶部不到5级台阶时,他听到两声枪响,那是先遣队员看到拉丹把头探出走廊右侧的门外,随即开枪。
拉丹身体缩回屋内,“海豹突击队”走进卧室,看见他蜷在地板上的血泊中,头部右侧有明显弹孔,两名女子在他身边哭泣。
先遣队员把两名女子拉开,比索内特与其他队员一起把枪上的激光瞄准器对准拉丹仍在抽搐的身体射击数次,直到他静止不动。
突击队员发现藏在门后的两件武器,但拉丹似乎没有使用它们。
美国官方对击毙情节的说法是,“海豹突击队”在拉丹退回房间后开枪,原因是担心他可能取武器。
处置存疑
比索内特写道,行动前一次作战指示中,一名律师告诉他们这不是一项刺杀任务,如果拉丹手无寸铁投降,不应该打他;如果拉丹没有构成威胁,应该拘留他。
《艰难一日》原定“9·11”恐怖袭击11周年之际出版,现已提前至9月4日。美联社评论,这本书一上架必定引发人们怀疑:美国处置拉丹的初衷是抓捕还是杀死?
书中提到对拉丹尸体的处置,同样与官方说法不符。
在拉丹藏身大院外的直升机内,拉丹的尸体放在比索内特脚边,一名“沃尔特”坐在尸体胸口。
直升机内空间狭小,士兵们坐在敌人尸体上是普遍做法。但按照美国政府说法,拉丹海葬前尸体受到有尊严的对待。
否认泄密
比索内特在书中写道,“海豹突击队”知道下令抓捕拉丹会给总统奥巴马带来荣耀,但队员中没有他的“粉丝”。他们尊重奥巴马,一方面因为他的武装部队总司令角色,一方面由于他给这项行动“开绿灯”。
《艰难一日》第一版原定出版30万册,由于公众反应热烈,出版社决定印刷57.5万册。
美国国防部和中央情报局正检查书稿,核查是否泄露机密信息,一旦发现,他们将起诉比索内特。比索内特在给美联社的一份声明中说,他“没有以任何方式披露会危害国家安全的机密或敏感信息”。
一些宗教极端分子在支持“基地”组织的网站上发布比索内特照片,呼吁谋杀他。
葛晨 (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