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的教龄,教的大多是农家孩子,对他们进行英语启蒙,这在农村讲坛上倒真是别有一番意味。
弥补孩子家庭裂痕
都说当教师的,对学生要有爱心。那么,刘丹老师又是怎样将爱心传达给学生的呢?
有一年,刘老师新接的一个班里,有位叫小吕的学生,母亲生病去世了,家里还有个弟弟,爸爸做点小生意维持全家的生计,根本顾不上他平时的生活和学习。小吕不仅总是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也遭透了。于是,刘老师就在课堂上给他更多的关注,课后又总是把他带到自己的身边,就像妈妈一样地关心他,和他谈心,及时了解他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给他温暖。终于有一天,小吕把内心的苦闷倾诉了出来。原来,是他的爸爸又结婚了,小家伙怕大人从此不要他了。“见此情形,刘老师又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和小吕同学的新妈妈一起带他去森林公园玩,真正地让他感受新妈妈的关爱和温暖。”刘老师说,在她的努力开导下,小吕从心底里接纳了他的新妈妈,并和新妈妈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
“于是,我趁热打铁,利用课余时间不厌其烦地帮他从26个字母开始补课,周末我还把他带回家,让我儿子陪他一起玩耍,同时帮他补上落下的功课。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成绩第一次及格了。从三年级到五年级,有多少个中午和傍晚,有多少个周末,是我陪着小吕同学一起学习的,我自己也记不清了。”刘老师说,她最激动的一刻是,有一次小吕同学开口对她说:“Miss Liu,我可以在你家里叫你妈妈吗?”闻听此言,刘老师的眼里充满了泪花。
给学生的爱像火山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让一个学困生掉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这应当是最基本的原则。”刘丹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刘老师说起了一个叫亭亭的学生的故事。她是农民工子女,父母又生了一个妹妹,她只得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因为缺少双亲的关爱和教育,亭亭性格孤僻,四年级开始基本不做家庭作业了,成为一个让老师头疼的学生。“看到这一切,我没有训斥、挖苦她,而越发地在课堂上关注亭亭,为她设计简单的问题,并及时鼓励表扬。课后我把她带到办公室,中午和傍晚挤出时间耐心地帮她补课,一遍又一遍,尽量地让她把作业在学校里完成。这样坚持了两年,她的学习成绩稳步上升,每次期中和期末考试都考到了75分以上。”刘老师说,在这么一个教育、感化学生的过程中,自己越发觉得真诚的师爱,可以像火山般去暖化冰冷的心。“有一次亭亭向我提出,自己保证能独立完成作业了,后来她果然用行动履行了诺言。毕业离校时,这个孩子控制不住内心的情感,泪水夺眶而出,一下子扑在了我的怀里。”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