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阳时节昙花开 妙笔同绘佳话传
华振鹤
  陆承亮先生是位出身艺术世家的画家,祖父陆伯龙(斋名云起楼)师从海派领袖王一亭数十年,留下了大量花鸟、人物画精品。一直到现在,云起楼还在,依旧挂着许多祖父及其艺友的书画作品。

  这不,就在靠近画斋窗口的地方,挂着一幅《昙花图》。画的中央,红木底座上的青淡色紫砂方盆里,一朵硕大的昙花怒放着。洁白的花朵在直立的主枝和翠绿繁茂枝叶衬托下,更显出它的美姿秀色,真不愧“月下美人”的雅号。画的左侧,是一炷香式的长题款:“甲午重九之夜,昙花放于画人陆伯龙氏之家。朱文侯、张聿光为之写照,钱君匋题记”。表明此画作于1954年10月5日的重阳节晚上。

  承亮兄告诉我,陆伯龙是上海美协(那时叫华东美术家协会)的早期会员。美协,在1954年成立后,便开展各种交流活动,同时发动会员积极参与次年举办的第二届全国美展。

  说到这里,他拿出一叠小纸条。其中一张写着,“1954年全国美展上海市创作第一小组在三楼三号室”。原来,创作小组就放在云起楼里,小纸条是唯恐组员们走错路而贴在楼下大门上的。另外几张纸条则是“美协第七小组星期例会”的签到条。签名者有王个簃、吴长邺、朱屺瞻、陆俨少、张大壮、孔小瑜,以及吴昌硕入室弟子谭少云、黄宾虹的早期女弟子顾飞、曾任孙中山随从秘书田桓等人。承亮兄说:“当时美协采取就近编组,分组活动的方式。我们家在淮海路妇女商店附近,画室又宽敞,加上祖父好客,自然被选作小组活动的地点了。”

  陆伯龙先生在世时,一直盆栽着一枝昙花。经过老先生精心培育,每年秋季都能开花,而1954年重阳节那天晚上,开得更欢,竟同时开出了好几朵。陆老高兴极了,马上邀请小组的画家们前来观赏。观毕,画家们兴犹未已。只见朱文侯、张聿光两先生走向画桌,铺开宣纸,捋起双袖,提笔饱舔浓墨,画了起来。不多久,一幅《昙花图》便完成了。他们精湛的画艺,顿时赢得在场众人的鼓掌喝彩。

  58年过去了,昔日在场的画家大都仙逝。但是,人虽去,楼仍在。陆承亮先生继承乃祖遗风,同时保持当时画坛中不分流派、相互学习的良好风气,不时与画友们相聚在云起楼进行交流探讨,其中就有吴昌硕、王一亭的后人。吴昌硕四世孙吴超先生还特地书写了“春回人间”匾额。     华振鹤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广告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专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
   第A19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A20版:拍卖指南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4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连载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在上海玩收藏
重阳时节昙花开 妙笔同绘佳话传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B12重阳时节昙花开 妙笔同绘佳话传 2012-10-20 2 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