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天妒英才,就在歼-15首次成功完成着舰起降试验仅十几个小时后,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阳却因突发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于11月25日殉职,享年51岁。
罗阳的同事说,舰载机试验成功了,他走得安详。罗阳的妻子说,你太累了,你睡吧。“才见霓虹君已去,英雄谢幕海天间”,罗阳用生命托起了中国航母舰载机的腾飞。
英雄猝然离世
罗阳是11月18日上舰的,连续超强度工作,到25日上午“辽宁舰”即将靠岸时,已出现严重身体不适。一般早上6时就要起床的罗阳,当天没有吃早餐,靠岸前也没有上甲板向岸边的欢迎人群打招呼。在拖着病体勉强上岸后,他坚持和前来迎接的同事们一一握手才上车。
25日上午9时,“辽宁舰”停靠大连造船厂3号泊位。离舰前,参研参试人员纷纷拥抱、欢呼,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取得的新进步而自豪。然而,罗阳却面色疲倦,提出不去参加庆功宴。中航工业沈飞集团党委书记谢根华回忆起了当时的情景:“我们迎接功臣们凯旋,但罗总感到非常疲倦,这过程中都伴随着心绞痛。他实在扛不住了,就跟组织者说,晚上的庆功会不参加了,请党委书记代自己去参加。然后我们发现他情况不对,就赶紧送他到医院。”
谢根华立即让人联系,将罗阳送往几公里外的大连市友谊医院。距离医院大门还有100米左右,罗阳就喘不过气来,医护人员当即在医院门口大厅做起急救,不料还是没有救回来。
“快到医院的时候他就不行了,经过了3个多小时抢救,25日中午12时40分,罗阳同志因心肌梗死不幸病逝。”谢根华说。
“可能是因为舰载机试验成功,去世时他表情安详!”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孟军眼眶发红。
多任务连轴转
罗阳生前身体很棒,年轻时爱好体育运动,很多同事都说,他近期劳累过度。
从10月份开始,罗阳担任研制现场总指挥的两个重大任务均成功完成,随后就赶往珠海参加11月中旬举办的航展。17日下午刚从珠海飞回沈阳,罗阳18日一早就登上“辽宁舰”,为歼-15的起降试验做准备。
“10月31日,我们国家的一个新型飞机首飞成功。11月3日,我们又首飞了一个国家重点型号。他17日晚上回到沈阳,连家都没有回,连夜又赶到海军试验基地。18日早上就乘直升飞机回到‘辽宁舰’上了。”谢根华说。
生命的最后8天时间,罗阳在“辽宁舰”上度过。舰载机起降是世界性难题,也是检验我国航空工业从陆地向海洋跨越的关键环节。作为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的罗阳,对舰机适配性等的每一个细节都谨慎入微。中航工业沈阳所党委书记褚晓文见证了罗阳的工作状态:“每次海试的间隔期间,他都会主动找设计人员、飞机测试人员,了解飞机的状况。到下午飞机返航后,他又对舰上多个工位和试验点进行全面监测。”
孟军介绍,只有亲身经历,你才能体验在航母上8天的巨大压力。茫茫大海上的航母平台就像一片漂在水中的树叶,歼-15挂索着舰难度极高,作为歼-15的生产者,在一旁观看、记录可以说是提心吊胆。歼-15起飞时巨大的轰鸣声,震得人心脏难以承受,而罗阳坚持记录,他观看地点离飞机最近距离不超过20米。
其实,在航母海试过程中,罗阳已经有心绞痛等症状,但为了获得第一手试验数据,他很少向人提及自己的身体。中航工业副总工程师孙聪是歼-15的总设计师,在罗阳走之前,他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仍是我国航空事业发展的思路。
“我们晚上在舰上散步的时候还在说沈飞公司未来怎么发展、该改革哪些技术基础条件,为我们将来生产飞机做什么铺垫。他一直都在想着工作。”孙聪说。
在“辽宁舰”的8天时间里,妻子王希利只接到过罗阳的一次电话。24日16时许,罗阳给家里打通了电话,兴奋地告诉妻子,试验成功了,所有任务都完成了。没想到第二天上午,王希利就接到了罗阳生病的消息,要她急赴大连。那次电话成了他们夫妻间最后的通话。
25日夜晚,在遗体送入殡仪馆前,王希利对着罗阳说了最后一句话:“罗阳,我知道,这些天来,你太累了!”现场每一个人都不禁落泪。
参与创造奇迹
25日16时多,在中航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和同事们护送下,罗阳的遗体返回他工作了30年的沈阳。
“按照原计划,沈飞的部分职工代表到高速公路口接一下罗总,然后再送往殡仪馆。”谢根华说,没想到公司不断接到职工的电话,要求让罗总回厂里看看。
晚上8时,运送罗阳同志遗体的车队从大连开到沈阳。在沈飞集团,已经下班的几千名员工听到消息后,自发来到单位。车队缓缓通过厂区门口、办公楼和生产车间,沿着罗阳生前工作和战斗的地方行进。员工们自发组成了车队,在跑道一侧整齐排列,打开车灯为罗阳照亮回家的路,鸣响汽笛,寄托对战友的哀思。
据谢根华介绍,罗阳从2007年起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职务,上任以来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6%,利润年均增长34%,带领公司迈入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
2011年,中航工业沈飞公司军机科研生产任务极其繁重,面临着研制周期短、生产难度高等一系列难题。他果断行动,采取多种措施推动重点型号飞机的研制进度,同时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推动我国航空制造技术水平快速提升,并创造了新机研制提前18天总装下线,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10个半月的奇迹。
“今年8月‘辽宁舰’入列时,海外媒体预计中国舰载机成功应用至少需要1年半,没想到我们仅用2个多月,就成功实现了最为关键的起降试验。”林左鸣说,这一奇迹背后,是像罗阳这样千千万万航空人的不懈努力。
昨天,中航工业集团和沈飞公司的网站都已换成了黑白色,以示悼念。沈飞集团专门成立了治丧委员会,在沈阳分设两处公祭堂,深切缅怀罗阳。沈飞集团定于2012年11月29日上午10时,在沈阳市回龙岗革命公墓回龙厅为罗阳举行追悼会。
此外,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党组决定,授予罗阳同志“航空报国英模”称号。
吕剑波 综合新华社、央广、央视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