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宣布旗下的淘宝和天猫今年前11个月销售额突破1万亿元,这个数字的确具有不同一般的意义,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今年前11个月我国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68万亿元,阿里巴巴的销售额占了5%。
阿里巴巴改变了中国商业集中度不高的格局,中国去年商业连锁企业排名前3位的是苏宁、国美和百联集团,销售额分别是1947亿元、1809亿元、1489亿元,阿里巴巴的销售额比这3家企业加起来还多。而且,超过了美国电商巨头亚马逊,亚马逊去年营业收入48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大约是3000亿元。
网购市场的火爆折射出传统零售百货业的困境,2007年以来,网络购物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7%,今年以来传统百货业零售额、利润率明显下降,不可否认网购冲击是一个因素。
网购为什么越来越火爆?说到底就是便宜,对应的是百货商场越来越贵,差不多就是奢侈品代名词,一些著名商业街,现在也几乎成为国际品牌专卖店一条街了。很多售价较低的国内企业,基本上只能在小马路找到他们的身影,原因就是付不起昂贵的租金,百货商场实际上变成房产商了,出租摊位,面对一再上涨的租金,小企业只能从黄金地段的百货商店里撤退。
因此,百货商场的问题实际上折射的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畸形价格,能够承受现在租金的人越来越少,包括一些饭店看着生意不错,但利润不高,甚至亏损,原因是房租太高,很多人是在为房东打工。不过,如果只有房东赚钱,那么,总有一天会玩不下去。
从这个角度看,阿里巴巴1万亿元销售额对传统百货商场的冲击是件好事,也许会逼迫传统百货行业改变经营思路和模式。中国有13亿人,人均收入10年里还要翻番,意味着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现在网络打开了一个新市场,由于没有实体店的租金压力,价格可以降低,更大的好处在于网购没有地域限制,做得好可以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奇怪的是传统百货商店为什么不进军网购?网购并非电商的专利,阿里巴巴下一个目标是销售10万亿元,传统百货业也完全可以加入竞争,不必让一两家企业独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