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车辆专家、长春轨道客车公司地铁车辆研究所原所长冯伯欣介绍,1号线U形梁新型技术首次将B型车25米跨度U形梁增加到30米,可以降低噪音6-10分贝;遇到紧急情况时,U形梁可作为乘客紧急疏散通道。此举标志着重庆在此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重庆是山地城市,有着地形落差大的特点。1号线线路最大坡度达到35‰,地铁列车驶过坡道下坡时,为控制车速,会采取制动措施。在没有设置逆变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前,列车制动时由动能转换为电能的能量被电阻吸收,并最终转换为热能后自然消耗掉,这部分能量被白白浪费。专家介绍说,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在全国率先采用逆变再生制动能量吸收技术,在相关地铁车站变电所设置了逆变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成为我国第一条采用该装置的地铁线路。设置该装置后,列车制动所产生的这部分能量,被逆变为400V交流电并回馈给电网,最终提供给地铁车站用于站内照明,使这部分电能得到了重复利用。据初步统计,一套再生制动能量吸收装置一年可节约(吸收并逆变)约30万度电。
专家表示,1号线B型不锈钢地铁列车最重只有34.32吨,最轻的为33.23吨,而国内同类B型地铁车辆每辆车基本在35吨以上,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自重轻型化。此外,1号线沙坪坝至大学城段的区间隧道——中梁山隧道,长约4329米,最大埋深270米,最大断面净宽9.6米,净高8.7米,是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长大山岭拟建和在建的最长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