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攻克肿瘤的关键途径
数据显示:1万个进入血液、淋巴液播散的肿瘤细胞,只有1个能够着床,大部分在机体抗癌性细胞因子的攻击下休眠或凋亡。但随着病情的发展或过度放化疗,免疫细胞被过度氧化、透支,免疫濒临衰竭,这时即使微小的残癌,转移侵袭能力也会成倍放大。与会专家指出:改善机体免疫,不但能上调抗癌性因子对肿瘤细胞的攻击性和杀伤力,更能“中和”手术、化疗等损伤性治疗的“反作用”——这已是国际主流医学界的一大共识,被称为“21世纪可能攻克癌症的关键途径”。
能够长期冬眠的肿瘤细胞
就是“好细胞”
肿瘤细胞之所以能够全身转移,因其具备活跃和“狡猾”的特性。单一治疗顾此失彼,无法封锁肿瘤细胞增殖的路径。研究成果提示我们:健康人体内有100-300个肿瘤细胞,但不会发展为肿瘤,在于与生俱来的综合免疫系统,能够全面“封锁”肿瘤细胞,或使其长久的“冬眠”,或使其自然凋亡--这预示着人体有巨大的抗癌潜能。因此,通过积极有效的生物免疫治疗,激活NK细胞、树突状细胞、P53等抗癌性细胞因子,可杀灭或控制肿瘤细胞活性,降低其对机体的侵蚀性,从而延长生存周期、提高生活质量。欧、美、日目前取得的成绩是:患者5年生存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美国加州大学癌症中心研究员、免疫学家罗伯特教授演讲摘录。
来自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部的
权威学术论文
据了解,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等60多个国家的权威学术、医疗机构通过大量研究,肯定了一种小分子生物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Nature(自然)》也刊载了其有意义的统计学数据。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部的一篇学术论文指出: “肝细胞癌手术后患者269名中,113名使用小分子生物免疫制剂。与对照组相比,小分子生物免疫组明显延长无复发期,显著提高手术后的生存率。手术后9年,对照组的生存率不到30%,而小分子生物免疫组达到50%。实验结果表示小分子生物免疫制剂可显著改善肝细胞癌手术后患者的预后状况。”AHCC研究会特聘科学家、博士后康平本间现场研读 与明日相约:肿瘤专家“迎新”专题讲座——挥别沉重的“2012”,我们与患者相约2013、2014、2015…… 本周六、日上午9:30-11:30特邀第三届国际肿瘤生物免疫治疗交流会部分与会专家展开专题讲座,就治疗中遇到的难题“一对一”指导,并赠哈佛、耶鲁等世界顶级学府的科研资料及新年贺礼。
联系方式:
徐家汇区漕溪北路88号圣爱广场2103室,电话:021-64869576、64869577
静安区北京西路肿瘤咨询中心,电话: 62884229、400-6688-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