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1月0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小鹣与青铜塑像
杨君康
  杨君康

  南京中山陵祭堂前有一对青铜鼎,造型庄重,纹饰典雅,有人以为是出土文物,其实是雕塑家江小鹣受孙科夫妇及子女委托铸造的。

  江小鹣(1894-1939),苏州甪直人。其父江标,光绪十五年进士,与文廷式、费念慈称晚清翰林院三学者。江小鹣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和艺术熏陶。少年时随兄赴日学美术。1911年,由父亲的学生谭延闿资助去巴黎高等美术专科学校学雕塑。江小鹣暑寒假去近郊铸像厂打工,学翻、修模,了解青铜配比,与工人一起冒高温浇铸铜像。他是当时唯一全面掌握塑、翻、浇等工艺的留学生。

  1915年他毕业回国,定居上海。为在铜雕刻领域大展宏图,他做了三方面准备:一、与丁悚、杨清謦、汪亚尘等发起创立天马会,邀吴昌硕、王震、李平书、章炳麟、叶恭绰、沈曾植等名流耆宿加入。与他们交流切磋,办展览。江小鹣利用机会仔细观察这些人物,捕捉他们的性格特征,为日后塑像练就一双“神眼”;二、江小鹣先就受聘于上海美专,教授油画,雕塑;三、先做胸像。1916年蔡锷逝世,1923年陈师曾病逝,江小鹣都为他们塑了胸像,获得一致好评。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一九二七年北伐胜利,国民政府决议为孙中山、黄兴、陈其美塑青铜立像。谭延闿便向宋庆龄、何香凝推荐了江小鹣。

  孙中山铜像立于武汉民族路,高两米,着中山装,面带憔悴,目光坚毅,生动再现了中山先生为革命“鞠躬尽瘁,死后而已”的光辉形象。黄兴铜像立于武汉龟山公园。江小鹣着重刻画他睿智沉着的性格。铜像着大衣,敞胸,右手插裤袋。陈其美像立于杭州西湖边。陈为利用社会力量反清,曾入青帮。江小鹣就为其增加些许江湖气。铜像揭幕,大获轰动。上世纪50年代初被拆。

  塑像立于江湾新政大厦前,1937年日寇攻占上海,被毁;另一座像今仍立武汉首义广场。

  过后他又为谭延闿、马相伯、蒋介石、哈同、陈嘉庚、胡文虎、龙云等塑像,事业达到了巅峰。他还浇铸了不少仿古青铜器,底钤“小鹣”印,并在国际饭店柜台陈列。

  江小鹣自1927年至去世,共塑立像二十多件,每年近两件,还塑了不少胸像、小像,称他是青铜塑艺术泰斗也不为过。

  江小鹣最辉煌的一笔是在“一二八”淞沪抗战时写就的。日寇攻陷东北后,又于1932年1月28日向上海发动进攻,十九路军奋起还击。上海市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纷纷支援前线。江小鹣则请最好的医生、护士,购最好的药、械,设近百张床位,办伤兵医院,用来救治负伤的官兵。一切开支皆由他负责,为此耗尽了他多年的积蓄。为抗战慷慨解囊,江小鹣爱国情怀,天地可鉴。

  因积劳成疾,江小鹣于1939年在昆明逝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评论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健园/保健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在同一屋檐下的两个苦命女人
订报和读报
雁荡奇景(网纹画)
有些温暖你并不知道
江小鹣与青铜塑像
思想的快乐
大家爱上“拼”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B06江小鹣与青铜塑像 2013-01-07 2 2013年01月0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