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下午,由市卫生局、市体育局、新民晚报联合主办的第23届上海市健康教育周暨首届新民健康大讲堂在徐汇区天平路街道南模初级中学大礼堂启动,近600名听众分别是徐汇区天平街道21个居委的居民、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客户和新民晚报热心读者以及社区学校学生、群文团队成员、健康教育所的专业人士等。
读者踊跃报名参加
自1月15日本报刊登了新民健康大讲堂的预告消息后,读者报名热烈。数百名读者第一时间通过拨打电话或发送邮件等方式,希望参与首届新民健康大讲堂活动。活动当天,每位读者代表都填写了意见反馈表,表达了希望新民健康“小燕子”继续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意愿,也给健康大讲堂提出了一些建议。
认可首届健康讲堂
静安区周康宁女士告诉记者,首届新民健康大讲堂“冬季养生、保健与运动”的主题很好,两个多小时的内容很实用,请来的专家很有影响力,主持大讲堂的上海广播交通台主持人小宇本身也是健康专家,他们走进社区,这样的形式非常好。如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戴尅戎教授讲的骨关节炎的内容,不管是老年人、白领还是学生,都十分关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专家、曙光医院副主任医师崔松讲的冬季养生也很符合时令节气,特别是进补内容,讲得尤其详细生动,她建议以后能邀请更多的专家深入社区为群众进行讲演。
杨浦区的谢秀娣和王骏宗是一对夫妻,他们从晚报上看到健康讲堂的信息后立即打电话报名,一起赶来参加了健康大讲堂。谢女士说,他们一般听健康讲座都是在医院或者是机构里,在社区里办的大型健康讲堂,还请到重量级的专家,这是头一次,希望这种“流动式”的健康大讲堂以后让更多的读者有机会参与其中。
更多读者期待参与
根据上海健康教育所和本报对部分读者的调查统计显示,97%的听众觉得大讲堂的内容非常丰富,形式也很贴近市民。“专家所讲授的一些养生、保健与运动很实用,对于中老年人、青年人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简单,但是感觉效果是非常明显的。”60岁的张阿婆说道。
本报总编辑陈启伟在活动启动仪式上表示,我们将利用新民健康大讲堂的平台,将健康、保健、体育锻炼的理念和知识深入全市各社区,成为流动的健康讲堂,将邀请医学和体育专家为广大市民普及健康知识,让”新民健康大讲堂“的小燕子飞到千家万户,积极引导广大市民积极投身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行列中来。
据悉,上海东方宣教中心将全程拍摄新民健康大讲堂的现场实况,编辑完成后向全市社区文化中心赠送录像片播放。
目前,主办单位正在筹备第二届新民健康大讲堂,我们将及时公布有关信息,有兴趣的读者请将个人的相关信息发xmjkjt@163.com中。
本报记者 马晓荔 实习生 赵天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