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深冬,有的市民已经走出家门,弯弯腰,踢踢腿,给新一年储备健康能量,有的还在犹豫何时迈出冬季健身的第一步。冬季运动对人体究竟有何益处?在1月19日举行的首届新民健康大讲堂上,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质研究与健康指导中心主任刘欣专门为市民详解“冬练三九”的秘诀。
抗寒能力增加10倍
众所周知,锻炼可以塑身型,健身体,悦心情。可天寒地冻,人也瑟瑟发抖,心里免不了望“运动”生畏。刘欣主任特别指出,越是这种环境下,越要“鼓励”市民走出家门,“因为百姓冬季锻炼有不少‘额外’好处。”
人是恒温动物,体温常年保持在36.5℃左右。每个人的身体都有一套完善的调节系统维持“恒温”。长期待在空调房间的人,体温调节系统功能下降,抗寒力也随之降低。
冬天市民到户外锻炼,接受寒冷的刺激,身体在严寒和运动的共同作用下,肌肉、血管不停收缩,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速。“身体里热量增加后就产生了御寒作用。由于大脑皮质兴奋增强,身体可以灵敏、准确地调节体温。经测定,经常锻炼的人,冬季的抗寒能力可以提高10倍左右。”刘欣特别提醒,“尤其现在生活条件优越了,室内都装上了空调,经常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人更应增强健身意识。”
数九严冬,身体自然地放缓了新陈代谢的速度,各个系统处于懈怠状态,机能下降。一旦病菌入侵,各项机能无法迅速调动抵御疾病,容易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给病菌可趁之机。冬季室外锻炼受到冷空气和锻炼刺激,还可以提高新陈代谢水平,促进人体循环和内分泌,使脏器的各项功能维持在较高水平,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得到增强。
紫外线对人的两面性
天气预报里常常这样提醒,“明天紫外线弱,请一般保护。”其实,紫外线对人体有两面性。一方面紫外线对人的健康有益,但晒多了会损害皮肤。“紫外线是杀菌消毒的‘光源’。我们经常晒晒太阳,尤其是冬天光照较短时,可以为皮肤和衣服上的病菌、细菌消毒。”
阳光还能合成身体内的维生素D,促进骨骼健康,尤其是小朋友在生长发育期,紫外线对骨骼健康,对人体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据我观察,经常有父母带着子女到上海市体科诊断来诊断骨龄,预测身高。可家长们却忽视了户外活动对孩子生长发育的效果。”刘欣强调,冬天到户外晒晒太阳,辅以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老人们常常靠在窗户旁边晒太阳,“这样可以吗?”其实,普通的玻璃能屏蔽掉90%的紫外线。隔着玻璃晒太阳得到的只是温暖,享受不到紫外线的好处。
冬季锻炼健身又健心
一项调查显示,因为惰性没能坚持锻炼的人群比例达到48%。“冬天实在太冷,明年春天再说吧。”很多人抱着这样的想法,停下了健身的脚步。其实,冬季坚持户外锻炼,不光是健身,也是一个健心的过程,磨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性格。如果一个小孩子能长期坚持锻炼,对他的成长受益良多。
刘欣强调,冬季科学健身记住三句话: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因为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个人,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健身内容也要有区别。运动时,市民还得注意动作由浅到深,由慢到快,由小到大。”刘欣特别指出,健身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冬季健身储备健康能给新的一年开个好头。
近年来,肥胖问题困扰不少家庭。《上海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结果显示,与2000年相比,成年和老年男性体重平均增长2.9千克。超重和肥胖10年增加10.2%,相当于每年有1%的成年以上男性“跨入”体重异常行列。与2005年比较,沪上男性平均腰围粗了2.3厘米。冬季因为气候原因,人体自然反射,脂肪容易集聚。有句俏皮话,“冬日不减肥,夏天徒伤悲。”市民如果冬天时没有注意控制体重,开春腰围粗了一圈也不足为奇。“尤其是过年时,我们吃进过量的食物,如果没有坚持锻炼的话,会对健康产生较大影响。”由此可见冬季坚持锻炼持之以恒的作用。 本报记者 钟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