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上海大剧院2013年“艺术福袋”正式开售,我起了个大早,顶着凛冽寒风赶去排队购袋。福袋共分三类:音乐类200套、舞剧类100套和戏剧类200套。依照大剧院规定,按排队序号每人可在这三类福袋中各选一套。我排在第111号,心中非常笃定。
我偏爱音乐,宣传册一到手,双眼便紧盯着音乐会演出剧目。《捷克国家交响乐团音乐会》《奥地利施特劳斯爱乐乐团音乐会》《艾伦·吉尔伯特指挥上海交响乐团2013新年音乐会》《曼托瓦尼轻音乐团音乐会》,看得我心花怒放,浮想联翩。然而,一套福袋,仅有两票,有没有四票皆收的可能性?对了,换票!舞剧类票只有100套,物以稀为贵,用舞剧票换音乐票,成功率应当很高。
于是我决定,多选一套舞蹈福袋以实现音乐票大满贯。这样一来,既可欣赏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和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也可聆听约翰·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在见证上海交响乐团与世界级指挥大师合作奏响新年福音之后,又能去体味意大利曼托瓦尼乐团演绎浪漫情愫。真可谓鱼和熊掌兼而得之。
轮到我抽票了。非常幸运,音乐、舞蹈各得一套。我暗自庆幸来得及时,否则舞蹈福袋就要告罄了。打开音乐福袋,两张音乐票分别是《奥地利施特劳斯爱乐乐团音乐会》和《上海交响乐团2013新年音乐会》,接下来就是要将舞蹈福袋中的两张舞剧票换得《捷克国家交响乐团音乐会》和《曼托瓦尼轻音乐团音乐会》。
此时,我发现站我旁边的一对夫妇也在焦急地寻觅换票者。那位妻子手中正有一张是我渴望得到的曼托瓦尼音乐票,另一张则是与我一样的上交音乐票。我顿时有了主意:“先换到曼托瓦尼音乐票再说,以后再用舞剧票换回上交音乐票。”我边想边抽出上交音乐票邀她交换:“大姐,是换同场音乐票吧,《上交》换《曼托瓦尼》,成交吗?”她丈夫在旁挤眉弄眼暗示她不要换。“原来你们俩也是‘曼迷’啊。”见此情状,我自打圆场,抽身而退。
“小伙子,上交票不能换!”这时不远处有位乐迷朝我喊话:“纽约爱乐乐团音乐总监艾伦·吉尔伯特将在上海大剧院执棒上海交响乐团,这是一场颇具纪念意义的迎新年音乐会,不能错过啊!”望着他真挚的神情,我投去会意的微笑,随即将上交票放回福袋中。然后又小声吆喝起来:“圣诞节的《胡桃夹子》换《曼托瓦尼》……”
不多会儿,一位学者模样的大伯笑盈盈地向我走来:“《胡桃夹子》我要了,给你《曼托瓦尼》。”“大伯,您就是圣诞老人啊,带着我儿时的梦想来了!”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抚摸着散发着大伯淡淡余温的票子,兴奋之余,我竟忘了手中还有一张舞剧票要换,一路小跑,径直奔向回去的公交车站。
直到第二天清晨,我才忽然想起此事。虽有些遗憾,但还有一张是上海芭蕾舞团的《简爱》,去欣赏这台由文学经典改编的舞剧,也是不错的选择。而且,明年,捷克国家交响乐团还会光临上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