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上海两会·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记者上午随市质监局执法人员到超市卖场检查时发现——~~~
记者上午随市质监局执法人员到超市卖场检查时发现——~~~
     
2013年02月0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上午随市质监局执法人员到超市卖场检查时发现——
保健品、茶叶、糖果仍裹着豪华“外衣”
薛慧卿
■今天上午10时,质监等部门在闸北区一家大型超市集中检查过度包装的酒类和茶类食品 本报记者 张龙摄
■以克计量的冬虫夏草“隐藏”在包装精美的大礼篮里 见习记者 陈梦泽摄
■8小瓶燕窝装在一个硕大、精致的礼盒内 见习记者 陈梦泽摄
  首席记者  薛慧卿

  今天起,我国第一部专门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和促进商品包装物减量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商品包装物减量若干规定》开始实施。记者上午随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人员到超市卖场检查,发现涉嫌过度包装的产品涉及白酒、茶叶、保健品和糖果等。

  现场检查

  礼盒成“重灾区”

  在大润发闸北店,春节前购物人气颇旺,不少节日礼盒都摆放在“年货大街”的显眼处。在一盒标价168元的“52度茅台集团尊贵天下礼盒”前,检查人员停住了脚步。“按国家标准,这种饮料酒的包装空隙率应小于等于55%。”检查人员告诉记者,但从现场目测来看,这一礼盒包装空隙明显大于其他礼盒包装。检查人员当场进行了抽检。

  来到茶叶柜台,检查人员打开一种名为“忆江南礼盒”的包装,硕大的礼盒内垫有金黄色的绸缎,中间摆放着两个正正方方的龙井茶盒子,打开盒子才是密封袋包装茶叶。检查人员除去绸缎、小盒后,标重100克的茶叶在偌大的礼盒中所占的空间不足四分之一。目测就能发现,其空隙率明显大于标准规定的45%,涉嫌过度包装。

  从上午检查情况来看,茶叶、保健品、高档酒类、巧克力糖果等商品涉嫌过度包装的现象比较严重,如部分高档酒类使用木盒包装或赠送酒杯等,产生包装空隙率;部分巧克力糖果类礼盒铁罐内有塑料盒,但巧克力数量极为有限。节日礼盒成为涉嫌过度包装的“重灾区”。

  市质监局透露,将把6件抽检样品带回去检测,视结果依法做出相应处理。

  评判标准

  空隙率和层数

  如何判断一件商品是否过度包装?随同检查的专家指出,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和包装成本为主要评判依据。2009年3月31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的国家标准,并于次年4月1日起实施。标准规定了饮料酒、糕点、粮食、保健食品、化妆品以及其他食品等6类商品的包装空隙率及包装层数的限量指标,如糕点的包装空隙率必须≤60%,包装层数在3层以下;化妆品的包装空隙率≤50%,包装层数应在3层以下。此外,标准还规定,除初始包装之外的所有包装成本的总和不应超过商品销售价格的20%。

  市质监局透露,此次上海实施的《规定》是在原有国标基础上的细化,对已经有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标准的做了约束性规定。对于不属于食品、化妆品大类的,国家尚未出台限制过度包装标准的,则将会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制定商品包装的指导性规范。

  监管重点

  食品和化妆品

  作为负责这项法规具体执行的政府监管职能部门,市质监局表示将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查处过度包装,今年将糕点食品、化妆品等商品的包装量列为重点监管对象。结合端午、中秋等重要节庆,质监部门将集中开展粽子、月饼等商品的包装量专项检查,遏制商品过度包装行为。目前12365质量热线已着手建立商品包装物减量工作的知识库,加强与12345市民热线、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的对接工作。

  一旦查实过度标准,经营者将如何处罚?市质监局表示,依据《规定》,质监部门将及时发布信息,公开监督检查结果,责令销售违反强制性规定商品的销售者停止销售,限期改正;拒不停止销售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3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4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5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6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7版:上海两会·民声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春运直通车特别报道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目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职场方圆
   第A27版:新民环球
   第A28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9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0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1版:新民环球/环保
   第A32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家装之窗
   第B12版:新智
   第B13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4版:市场之窗
   第B15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16版:市场之窗·评比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品牌专题
   第C03版:名品柜台
   第C04版:走近大牌
   第C05版:走近大牌
   第C06版:城市品质
   第C07版:新尚专访
   第C08版:搜乐地图
   第C09版:现场表情
   第C10版:标志产生
   第C11版:创意单品
   第C12版:秀场故事
   第C13版:美容扮靓
   第C14版:男士部落
   第C15版:新尚假日
   第C16版:明星潮事
保健品、茶叶、糖果仍裹着豪华“外衣”
限制过度包装 执法如何给力
新民晚报上海两会·焦点A06保健品、茶叶、糖果仍裹着豪华“外衣” 2013-02-01 2 2013年02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