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会议的议题重点涉及跨大西洋安全格局、正在崛起中的国家与全球治理、欧债危机和欧盟的未来、马里和叙利亚局势、伊朗核问题等。
定调美欧关系
在为期3天的会议上,400多名来自全球的安全和政策领域人士出席,美国副总统拜登是其中重量级人物,他将对美跨大西洋关系阐明立场。
去年,美国在明确将军事重点转向亚太的同时,提出要调整在欧洲的战略布局。
今年1月,美防长帕内塔和北约副秘书长弗什博分别发表讲话,要求欧洲国家支持美国的新战略,或与美国携手进入亚太,或分担美国在其他地区的防务压力。
因此,外界普遍预计,刚刚开始第二个任期的奥巴马政府将向欧洲传递政治信号,为处于调整期的美欧关系定调。
叙伊成为重点
在今年会议上,叙利亚和伊朗核问题等成为讨论重点,并设有专门的讨论会。
目前,叙利亚局势依然僵持不前,而国际社会在如何化解危机问题上态度不一。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11月后,西方国家明显加快了解决叙利亚问题的步骤,西方国家可能会利用慕尼黑安全会议这一平台,继续向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施压。
按计划,伊朗外长萨利希将参与有关伊朗核问题的讨论会,伊朗及西方国家的最新立场值得关注。
关注能源问题
此次会议还组织了专门的讨论会,关注国际安全领域中出现的新话题,包括美国页岩油开发对地缘政治的影响、网络安全、崛起中的国家与全球治理等。
根据国际能源署去年11月的报告,受益于开采页岩油和页岩气在内的非常规油气资源,到2017年,美国可能超过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到2035年美国将基本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国际分析人士认为,能源政策始终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中之重,一旦美国在能源上实现独立,将对美国外交政策、中东局势,乃至世界局势产生持续的影响。 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