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节俭简约
通知要求,包括春节晚会在内的节日广播电视节目不要讲排场、比阔气、拼明星;要提倡节俭简约朴素大方的艺术风格和舞台效果,不要一味追求舞美灯光炫目、服饰道具奢华;要削减不必要的项目,压缩不必要的开支,把节约的资金用于提高节目水平、资助公益事业,为形成勤俭节约良好风气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广电总局还要求,节日期间的广播电视节目要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三贴近”,提倡多样化,开门办节目,避免类型雷同、扎堆播出,要用丰富多彩、质量上乘的节目,丰富人民群众节日文化生活,努力营造欢乐、喜庆、热烈、祥和的节日气氛。
惊呼“烧钱无度”
可以说,近年来荧屏奢华之风越演越烈。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叶惠贤曾抨击各地晚会主题、形式雷同,花了很多钱,群众却没得到很好享受。他还拉出了账单:一台晚会最低成本1000万元,明星多一点的要用6000万元。从元旦到元宵短短不到2个月,不算地方频道,仅“上星”频道的晚会就有40多台。16台跨年晚会就烧钱5个亿!如果40万元可以办一所希望小学,这5个亿可以建1250所希望小学;如果3000元可以资助一名贫困学生,5个亿可以资助16.7万名贫困孩子。此言一出,网上民意沸腾。40多台“上星”晚会如此烧钱密集亮相,不仅让观众感到难以选择、无所适从,更让网友惊呼“烧钱无度,劳民伤财”。今年元旦跨年晚会仍有十多台在同一个夜晚砸钱,比明星比排场并在恶拼收视率。但江西卫视仅花10万元播出家庭幽默录像,获得第七名的成绩,让那些砸下重金办晚会的卫视有点尴尬。
全球绝无仅有
砸这么多钱,办如此众多内容雷同的电视晚会,而且还让观众忙于换台都看不过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惊人的“中国式浪费”,有悖于中央有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精神。
烧钱最大的一笔开销其实是用于一些“天价明星”。据业内人士透露,除一般工作人员、演员的吃、住、行和舞美等硬性花费外,一台晚会投入多半都给了明星大腕。因为,在不少电视台看来,明星是最好的收视保证,于是,为了请到这些大牌明星就“疯狂烧钱”,有的明星一首歌就烧钱60万元。前一阵,各大卫视元旦跨年晚会为了请鸟叔出场,都对外宣称要豪掷重金,有的说砸下300万元天价出演费,有的说出价100万美元。虽然这些所谓天价最后被证明是一场疯狂炒作,但这种盲目砸钱比阔气比明星的浮躁心态昭然若揭。
整肃烧钱现象
这次广电总局的要求是荧屏节目既要倡导勤俭节约,又要追求质量上乘,其实是要摆脱“讲排场、比阔气、拼明星”的不良风气,提倡“讲节俭、比内涵、拼创意”的新风。
记者认为,由于我国各省市都有“上星”频道并相互覆盖,首先需要把晚会数量真正降下来,实行宏观控制,化荧屏相互恶斗为多家合作联办,不能让10多台晚会在一个夜晚拼得头破血流,白白浪费资源。二是对各大节庆晚会上的明星实行最高“限价”,严禁哄抬明星出场费,整肃砸钱烧钱现象,就像整治荧屏“三俗”一样。三是作为电视晚会“龙头老大”的央视春晚应该率先为电视同行作出表率,为形成勤俭节约办好节目发挥应有的引领示范作用。
由于通知来得有点晚,有些卫视已提前完成了春节晚会的录制,在这种情况下不宜“一刀切”,如果把已砸了钱的晚会“枪毙”或“重录”,无疑将是更大的浪费。
首席记者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