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按照运营商的资费标准,国际漫游通话分为四种“情景”,即拨回中国大陆、漫游地接听电话、拨打其他国家和地区电话、拨打漫游地电话,但90%以上的国际漫游电话都是前两类,即拨回“家”的电话与接听“家里”来电。此外,上网、收发短信也是国际漫游经常用到的主要业务。统计显示,漫游上网主要是上微博、收邮件,收发短信更是手机一族在国际漫游时用得最多的手机业务,甚至有不少手机一族出境旅游时,每天定时开几次手机,收短信、回短信,既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又省下了国际漫游电话费。
一位手机用户说,他有一次去非洲旅游,接听了一个来电,没想到是推销电话,好心跟对方说了句“我在国外,不方便接听你的电话”,没想到被对方恶狠狠地回了一句“出国有什么了不起”,不仅窝了一肚子气,还需为这个骚扰电话付30多元的漫游费。从此,这位手机族出国旅游时就尽量不开手机。还有不少手机族,漫游时尽量用微信等工具,“每天到酒店,用大堂的免费WiFi收朋友的微信留言,再用微信回复。”目的都是为了省下不菲的国际漫游费。
运营商的话务量统计信息显示,只要漫游出境,手机用户的话务量就会猛降。比如,这个手机用户平时在国内话务量每月500分钟,出境可能连100分钟也用不足。大幅降低国际漫游资费,可以改变手机族漫游时的用手机习惯,从“不敢用”“尽量少用”到可以“比较放心地用”。毕竟,手机作为随身通信工具,开机才能“联接世界”。
本报记者 沈敏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