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由于近十部儿童电影争抢相对小众的少儿观众,竞争白热化程度甚至超过成人市场。历来遥遥领先的“喜羊羊”虽然还是领头羊,不过领跑的差距已经缩小。内容、制作水准相差不多的几部儿童电影,因为品牌效应和宣传力度的不同,其收成也相去甚远。
呈现疲态 好景难再
四年前,投资600万元制作的《喜羊羊》首部大电影尽管被称为只有“Flash动画”水准,但因为儿童观众喜爱,以及一批青年白领的力捧,在收获近亿元票房之余,还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为其后来连续三年票房攀新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部系列电影,超5亿元票房收入,堪称中国动画电影的神奇纪录,而且票房连续三年递增,这是让好莱坞都为之注目的奇迹。不过,今年的《喜羊羊5》虽冲上亿元票房,也要警惕今后“上冲无力”的疲乏,业内人士称,《喜羊羊5》“破两亿”的市场预期不容乐观。
就制作水准而言,5年时间里“喜羊羊”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冷静地思考后就会发现,之所以出现一定程度的疲态,其创新不足是关键。最初“喜羊羊”电影里所涉及的夫妻之道、父子之爱甚至办公室兵法等,成功地拉开了观影人群的年龄层次,同时也有效地延展了其社会话题的影响面。但是,随着电影的成功,其剧本的创新却没有本质的突破,“喜羊羊”的主力观众群不断下移,最终被锁定在10岁以下的低幼儿童。同时,维持小观众忠诚度的年限也在不断缩短。而在“小手牵大手”的观影模式中,小孩看得大叫,父母看得睡觉的场景一再上演。两者效应叠加,没有长大的“喜羊羊”当然无力承担再创票房奇迹的重任。
没有品牌 难成大器
今年寒假档期内,《绿林大冒险》《愤怒的小孩》两部内容相当不错的儿童电影都没有取得良好的市场业绩。有市场人士分析,相对成人电影而言,儿童电影市场更讲究“名牌效应”。无论故事的流畅性还是3D制作水准,《绿林大冒险》都是记者近几年内看到过的水准名列前茅的国产动画片。但是,上映两周多的票房依然未破千万元。该片发行方上海东方电影发行公司的凌光裕告诉记者,如果没有几百集高收视率的动画电视片或者高人气的儿童网游打底,一部儿童电影就基本没有成为“黑马”的可能性。
1月31日,同时上映的《洛克王国2》《巴啦啦小魔仙》,都取得了上映首周票房超3000万元的好成绩。两部电影的共同出品方上海卡通先生影业的王彦兵告诉记者,《洛克王国2》取材于同名的热门儿童网游,《巴啦啦小魔仙》则来源于极受女孩欢迎的儿童玩具、服装的品牌。“群众基础好,加之宣传推广相当精准,《洛克王国2》主打男生市场,而《巴啦啦小魔仙》则瞄准女生市场,因此两部电影上映后的表现都很抢眼。”
本报记者 罗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