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康健园/养生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1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欢庆新春
慢性病者把好度
霍雨佳
  ◆ 霍雨佳

  今年春节的主要时段是2月中旬,春节之时已是初春。

  初春时节,北方寒流同南方的暖空气展开了“拉锯战”,天气便阴晴无常,忽冷忽热,常常是热几天冷几天。即使是某一个晴日,也是中午前后气温较高,早晚和夜间气温较低,尤其是凌晨四五点,气温降至最低值,比中午时分要低10℃以上,所谓的“罗衾不耐五更寒”。温度的变化幅度过大,对人体健康是有影响的,常常会诱发和加重一些慢性病症。

  中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温、热、凉、寒的变化,改变着人体腑脏、经络、气血等方面的功能。一些慢性病患者,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每逢初春季节,随着外界环境变化,体内某些变化也相对剧烈,如血液中酸度增加,高浓度胆固醇和糖的流动加快,特别是保持人体恒温的下丘脑的“工作强度”必须加大,而身体对初春多变气候的应变能力,至少需要几个星期才能真正调节配合好。这样,正常人也会感到不适,而有慢性病灶者则容易发病。

  空气的水平流动即是风。初春时节,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与太平洋的暖湿气流不断交锋,此消彼长,互不相让,因而有风的日子就特别多,初春的风,常常风速较大,风向变化频繁,从而给各种病毒带来可乘之机。

  正因为如此,时逢春节,在多风、冷暖不定的初春时段,应该特别关注天气及其变化,尤其慢性病患者,要“以变应变”,安排好衣食住行,防止寒气、湿气的侵入,还要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肌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调节能力。现将几种常见慢性病的注意事项,总结如下:

  ■ 高血压患者忌“闹”

  春节期间,或繁忙的应酬,或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大喜大乐易使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使得大脑过于兴奋,血液加快,可使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管紧张素分泌增多,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甚至诱发脑溢血。因此,春节之时,首先要消除不良情绪和劳累,调整节日生活节拍,要避免“闹”的生活方式,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境,不改变正常生活的规律。

  ■ 冠心病患者忌“累”

  春节操劳过度,且放纵地玩乐,患者心脏负荷会加重,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要注意保证合理的睡眠,每日不要少于8个小时,切忌整天整夜没完没了地搓麻将,通宵达旦地看电视,以及较长时间地跳交谊舞、唱歌,同时,节日期间也不要“例外”地去抽烟喝酒。

  ■ 呼吸病患者忌“凉”

  春节期间,温度忽高忽低,容易诱发上感、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故有上述疾病的患者,应该注意防寒保暖、积极休息,以防病情加重。过节时,除用药物治疗感染病灶外,要积极改善空气环境卫生,避免吸入有害气体和微粒;节日期间也要坚决戒烟。

  ■ 胆道病患者忌“油”

  胆道疾病的患者在春节期间,若大量食用油腻荤腥(尤其是动物脂肪)即会加重胆道的负担,成为疾病复发和加重的“导火线”。因此,患者应尽可能地避免频繁无度的宴请和应酬,量力而行,要坚持低脂饮食,吃饭则以吃“七成”饱为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特稿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康健园/养生
   第A12版:康健园/营养
   第A13版:康健园/保健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夜光杯/连载
百岁寿星吴祖刚“诗情养生”
欢庆新春 慢性病者把好度
春节出行先关注天气
蛇年话蛇说健康
新民晚报康健园/养生A11欢庆新春
慢性病者把好度
2013-02-11 2 2013年02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