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与丽江古城的对联
一个景区、一个景点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存在下去,且赢得一代又一代人前往观光,究其原因:或以佛教圣地而驰名;或以文化古迹而取胜;或以奇山险水而夺目;或以历史记载而拔萃;或以奇闻逸事而显扬……然而,梦幻般的丽江之所以吸引人,自有其独特的因由。
这个位于云南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接壤的地方,被称作是“上帝遗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的人间仙境”,“一个安静而美丽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而遥远的灵魂栖息之地”。这种赞美虽然有点夸张,但还不算离谱。这般珍稀之福地,中国人喜欢,外国人也喜欢,以至于一住下就不愿走了。古邑引人入胜之处,不光是山明水秀,还有融入其间的人文情致。这些年,慕名而来者日见增多,“高峰”时节甚至人声嘈杂,但我对于这座没有城墙的洁净、质朴的丽江古城,依然情有独钟。故而,当我在2007年游览了丽江之后,就一直想写一篇咏叹古城的篇幅较长的散文,可我自己也说不上什么原因,缘何迟迟未动笔。2008年秋天,无意之中瞥见关于丽江古城的征联启事,便心血来潮,做起了对联。2011年初夏,我收到一本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丽江古城春联集锦》,里面选载了本人创作的三副春联,兹录于下:
巷静拥天地;桥忙挽古今。
月照江边茶马道;风呵岭下石桥城。
高原岂缺姑苏韵;老镇犹存古乐声。
我平素极少做对联,更别说发表了,偶一造次,有幸能被选用,也算是笔墨生涯中的一件乐事吧。抚摸着这本“春联集锦”,犹如抚摸着遥远的丽江。我意识到,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不大会再去专门写丽江古城的散文了。因为我要表达的意境,已然浓缩于对联中了。
席间亮出的春联
著作与朋友俱丰的沪上作家童孟侯,如今每到新年,便会在乍浦路的一家大酒店摆上一桌,宴请一些曾在与尚在报刊编辑部工作的文朋诗友,同时提供一个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好客又重友情的主人把这戏称为“编辑部会议”。这样的“会议”,今年已经是“第三届”了。席间,我打趣道:“古人好客有孟尝君,今人好客有孟侯君。”
童孟侯可谓“与时俱进”,私人请客还送纪念品:去年送的是黑茶,说是“现在时兴黑茶了”;今年又翻花头了,赠与在座的一人一份的纪念品,重样的不多,皆由他亲自包装得好好的,要打开,才晓得里面是什么。童孟侯的花头,童花头。
这时,来晚了的作家兼书法篆刻家管继平,又给大家带来一份意外的惊喜,送给每人一副由他亲笔书写的春联,而且内容各不相同,宴席顿时平添了喜庆的气氛。在座的各自展开不期而得的春联,我得到的这一副是:
诗写梅花月;茶烹谷雨春。
这副行书对联淡雅古朴,意思也颇合我心。谷雨前的茶叶被称为“雨前茶”,是茶叶中的上品。自己的文字,是不是也应该上“品”呢?
春节前,家家户户门上都要贴大红对子。这一副春联,我舍不得贴到门上,要贴,就贴在心上吧,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