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丝的家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从落地玻璃窗望出去,可以看到黄浦江的一角。桌上摆放着一本学习中文的教材,里面一个个中文字写得一板一眼,全部是她的“作品”。泡上一壶法国绿茶,放在古典的中式餐桌上,采访就在香气四溢的茶香中,从佩丝的“中国缘”开始。
1年半前,因为丈夫的工作关系,佩丝带2个女儿一起把家搬到了上海。“我从没想过居然可以来到中国,甚至在这里生活。”一头乌黑头发的佩丝目光深邃,身材苗条,有着法国女子的优雅、知性。“读大学时选修过中文,因为我一查世界地图,世界上有近20%的人生活在中国。能学会这个国家的语言该多有趣啊!”但是,大学毕业后的很多年,佩丝没有太多机会接触中文,直到她几乎将中文“还”给老师时,她来到中国生活,这让她惊喜不已。
佩丝家里请的钟点工是上海人,会烧一手很好的上海菜。佩丝经常拿本本子,认真记下中国菜的烧法,“红烧肉、宫保鸡丁、麻婆豆腐我都会了!”佩丝得意地说。佩丝还去烹饪学校学习做中国菜,“我现在会包中国饺子和馄饨了!”
为了准备除夕大餐,佩丝一家4口一起去超市选购年货和食材。“女儿喜欢吃肉,一家人爱吃中国茄子,还做了啤酒鱼和巧克力草莓火锅,再配上一瓶法国葡萄酒,我们的年夜饭可以说是中西合璧。”
新年的鞭炮声响起……佩丝为家人、为自己、为朋友许下祝福,祝福来年一切顺利。虽然今年丈夫在上海的工作合同就要到期,佩丝不知道自己的“上海之缘”是否还会继续,但在上海生活的一个个细节已经印在她的记忆里。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