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1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托起“票房”的人
秦来来
  秦来来

  这位叫张达发,唱花脸的;那位叫金锡华,演丑角的。花脸里边有奸雄如曹操、有草莽如单雄信,也有刚正不阿如包拯;丑行里边有机灵如时迁、有奸佞如陆谦,也有嫉恶如仇如唐成……不过,在传统京剧里边,大部分的戏还是以生、旦为主,净、丑两行总是以配戏的为多。好在大多数人的审美是一致的,那就是,红花没有绿叶,花也红不到哪儿去。 

  百十年来,成名的花脸演员、丑行演员,一样受到观众的追捧、一样得到戏迷的尊重。因为,他们是托起一台完整演出的人。 

  就说张达发,还真是上海滩上的一个“角儿”,天生条件好,块儿高大、嗓音洪亮,加上他善于刻画各种人物,无论是《赤桑镇》《遇皇后》里的包拯、还是《将相和》里的廉颇,乃至在京剧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中塑造的郭槐一角,竟然被喻为“活郭槐”……可见功力不一般。 

  再说金锡华,自幼随父学艺,天资聪慧。虽然拜在“江南名丑”孙正阳门下,更因长期跟随名丑艾世菊先生学戏,博采众长,才艺精进。表演风格上不仅尽显“京朝派”风格,并且不断融入“海派”文丑的表演特点。曾为前辈艺术家俞振飞、言慧珠、李玉茹等帮角演出。他曾经为慧珠演配演《女起解》,得过言慧珠不少私传。

  这两个“角儿”,从十多年前开始,甘当戏迷票友的“铺路石”,为弘扬京剧艺术,孜孜不倦地忙碌着。他们发起组织了“君子兰京剧传习社”,辅助一批有志于学习、传承京剧艺术的爱好者,一干就是十几年。 

  一般来讲,票友“票戏”,多以生、旦为主;他俩就根据不同的戏码、折子,给戏迷说戏、“配戏”。多年来,他们帮着票房的同好每人搞了一场专场。这些票友演出需要配角时,只要是花脸的角色,全由张达发承包;凡有丑行的戏份,自然是金锡华担纲。 

  每周一次的票房,他俩精心安排乐队组合。因为乐队的老师基本全部由专业乐师担任,凡是碰到其中的人员与演出发生冲突,他俩就要临时“换将”。好在他们人头熟、人缘好,保证了票房活动不受影响。必须指出的是,十几年来,他俩办票房、讲传承、授技巧、配票友……任劳任怨、起早忙黑,是一分钱也不收取的。就像张达发戏称的那样,他俩是当今“活雷锋”。 

  有唱的、有演的,自然少不了能“拉”的,著名琴师石伟辰,也是这样一位乐意帮衬票友的专业人士。难得的是,他不势利、肯帮人,不管老朋友、新相识,只要提出来,他都乐意给你伴奏。他不会因为你是偶尔来唱的就随便应付;也不会因为你是不认识的就托故不拉。对于你演唱过程中不妥之处,他还会诚意地给你指点,使人很感亲切。 

  他们是传播京剧艺术的热心人,是托起“票房”的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俄罗斯天降陨石·特别报道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国家艺术杂志/城市记忆
   第A10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A11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文观察
   第A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连载
   第A16版:拍卖专题
“不为先人讳”
老师原是小把戏
托起“票房”的人
苦苦追求的体验
今宵灯谜
沪上年味谈旧
打桥牌
新民晚报夜光杯A14托起“票房”的人 2013-02-16 2 2013年02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