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2月1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沪上年味谈旧
杨忠明
  漫步南市老街,一阵馨香袭人,惊回首,墙角数枝蜡梅临寒初放,风中摇曳,花香传信,龙去蛇来,又将过年啦……抬头望去,老弄堂石库门木窗口已有几串腊肉、风鹅、咸鸡、鱼干挂出,我想,这是有老上海情结的煮妇们的杰作,它与百年老屋墙砖的斑驳色彩很协调,顿觉年味渐浓。话要回过头来说,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过年,大概没有感觉的,他们的生活,天天就像在过年。

  说到年味,我还是思念儿时大年夜我最喜欢吃外婆烧的红烧肉、百叶包、肉塞油豆腐、胡葱烤鲫鱼、老上海熏鱼、黄豆芽烧油豆腐,捕自故乡昆山青阳江上的乌青鱼糟后汆汤,还有那红烧肉汁里浸着的切成三角形的硬香豆腐干,暖锅里的蛋饺、肉皮、鱼圆,味道交关崭!噢,对了,还有一大砂锅水笋烧肉也不能忘记的,里面的肥肉最鲜糯,入口就化,可以滋润一年来干枯了的味蕾。记得某年年夜饭,我看见平时少见的蜜汁红烧肉,狂喜,贪吃的我,竟然一下子连吃五块,最后感觉头晕脑胀,败下餐桌,上床睡着了。舅舅戏说,这小囡吃肉“醉”啦!

  记得儿时,糖果、瓜子是过年才能吃到的,暑天吃西瓜,南瓜,那瓜子由我负责清洗后放到晒台上晒干,积少成多,过年一炒,招待来客,因为糖果瓜子水果等小食品,本来不多,放在高脚玻璃盘里,客来亮相,客走撤退,好像迎宾仪仗队,趁大人一转身我捞几粒香瓜子,嘿,那偷吃的味道真香!我住的老房子附近有爿南货店,某年过年我狠狠心用压岁钱里的一角钱买了一粒“满堂红”的玻璃纸包高级软糖来个奢侈尝鲜,藏在棉袄口袋里直到过完年才剥了吃,甜到心里。

  从前上海人家过年吃的油炸肉皮都是“自产自销”,平时买来猪肉切肉丝、肉片,那片珍贵的肉皮第一用处是修理开裂的砧板,用鞋钉在裂处两面一钉,肉皮干后裂缝复原,现在想要在沪上人家里找一块被肉皮修理过的砧板,好像要比古玩市场拣漏还难。从前小年夜,我父亲先把挂在窗口的风干肉皮取下开油炸,只见那其貌不扬的肉皮一入油锅便脱胎换骨,像咸鱼一个翻身,立马变成帅哥级人物,膨胀得又白又胖,那是我喜欢的吃砂锅配料中的头等美食!

  沪人过年离不开糕,猪油糯米糕蒸热,猪油化开,咬一口,伴着核桃仁又香又甜,享足口福。塌菜肉丝炒年糕碧绿生青,咸鲜,过年最宜。某年过年前,我父亲要我去大世界对面的糕团店买糕,清晨六点赶到那里,嘿!只见排队的人沿着老弄堂里转来兜去望不到尾,排队站到中午才买到三块糖年糕,真高兴。

  旧时过年,年味浓浓,至今难以忘怀。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俄罗斯天降陨石·特别报道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国家艺术杂志/城市记忆
   第A10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A11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文观察
   第A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连载
   第A16版:拍卖专题
“不为先人讳”
老师原是小把戏
托起“票房”的人
苦苦追求的体验
今宵灯谜
沪上年味谈旧
打桥牌
新民晚报夜光杯A14沪上年味谈旧 2013-02-16 2 2013年02月1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