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早间点击
     
本版列表新闻
政府门卫自称“过滤器”~~~
政府门卫自称“过滤器”~~~
政府门卫自称“过滤器”~~~
政府门卫自称“过滤器”~~~
政府门卫自称“过滤器”~~~
     
2013年02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政府门卫自称“过滤器”
放“上等人” 拦“添乱”百姓
半月谈
  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已经发布一段时间。但记者发现,一些基层政府机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现象依然存在。对于这些政府机关来说,改作风当从“改门风”开始!

  市民中心 市民难进

  长三角某地的政府大楼取了一个亲民的名字——新市民中心,但去过这里的群众却大倒苦水:“市民中心,远非市民进得去的地方。”

  一位媒体记者到此采访,深有感触——进了大楼,出示介绍信、身份证、记者证、驾驶证、工作证,不行;主动要求填写会客登记表,不行;请求保安致电被访者确认,被拒……最终苦等半个多小时,直到被访单位工作人员下楼“带人”。“真不知道这市民中心的门,有多少普通市民进得来?”这位记者不禁心生感慨。

  企业与政府机关打交道最多。一位企业办事员向记者抱怨:“头天知道要到政府办事,早上出门前就要把自己打扮得体面一点,虽然不抽烟,也要准备好香烟放在手边。”

  很多群众反映,不少地方政府机关不仅“门难进”,且“新院”往往位居城市边缘,交通不便,没有私家车的老百姓跑一趟累得腰酸背疼。

  “门将”把关 衙门难进

  因没有享受到失地农民的相关优惠政策,农民吴某到县政府“反映问题”,保安见其披着旧棉袍、推着自行车,拒绝让其入内。

  “门将”强悍的原因耐人寻味。苏北某县政府的一个门卫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去年我一时心软把一家上访者放了进去,结果这家人在大楼里大哭大闹,县领导脸上挂不住,险些让我走人。我做了检讨、扣了一个月工资,才算保住饭碗,以后再不敢随便放人进去了。”苏中某地级市政府一门卫坦言:“我们就是普通群众能否进入政府大门的‘过滤器’——那些可以为领导增光添彩的‘上等人’能顺利进门,而那些可能给领导添堵、添乱的平头百姓绝不能想进就进。”

  人民政府的大门应该向人民敞开。政府机关应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勇敢地通过“改门风”来实现转作风,只有如此,人民政府才能不辱“人民”二字。      半月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人才
   第A17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人际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教育周刊
   第B10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1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12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3版:市场之窗
   第B14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15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16版:市场之窗·广告
别让更多人在“中国式门槛”前跌倒
放“上等人” 拦“添乱”百姓
媒体来了做好准备
今后做农民要持证上岗
我们为什么爱狗
新民晚报早间点击A12放“上等人” 拦“添乱”百姓 2013-02-20 2 2013年02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