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家庭农场”发展时,夏祖相说,家庭农场应是专业大户的延伸发展,专业大户是以一业为主,而农场是以多业为主。同时,是以家庭承包为主要形式,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经营,农民以农业收入作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重庆算得上真正意义的家庭农场还没有,不过,当地有种养大户5.6万户,规模化养殖场6.2万户,也就是说,重庆具备引导养殖、种植等专业大户向家庭农场转变的条件。
今后,“农民”不再是一种身份的代名词,而是一种职业,要给他们发职业证书。重庆已制定了工作目标,将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将颁发《重庆市新型农民职业证书》之类的凭证,让世人都知道,在我市想做农民,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了的,也要持证上岗。
夏祖相还介绍,这些年,重庆在“三农”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如,比全国提前一年多全部免除农业税;在全国率先完成农民耕地确权办证工作、率先实施三权抵押贷款、试行“地票”交易、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夏祖相说,重庆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确定了十一个支柱产业,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将给这十一个产业带来重要的发展机遇。
(谭柯 郝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