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樊一带定农历正月二十二为穿石节。范仲淹有《献百花洲图上陈州学好相公》诗:“彩丝穿石节,罗袜踏青期”。作者自注道:“襄邓间旧俗,正月二十二日,仕女游河,取小石通中者,用彩丝穿之,带以为祥。”而庄绰则认为,“穿石节”又可称为“穿天节”,在襄阳,时间提早了一天,那正是周代的男子郑交甫在汉江边上遇到两个神女,向她们索取大如鸡卵般的明珠却得而复失的日子。在这一天,许多人集聚在汉水之滨,“妇女于滩中求小白石有孔可穿者,以色线贯之,悬插于首,以为得子之祥”。郑交甫的艳遇显然有浪漫爱情的味道,后人拾石穿石,无非也为了憧憬这浪漫的一幕。至于以后演变为“得子之祥”,看来是好事者借题发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