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亲戚买了一套二手房(本世纪初建造的),需要重新装修。他知道我从事建筑结构设计,便来咨询哪些是承重墙不能敲。他买的是高层住宅,我向他讲了一般的判断原则,但毕竟没有看到图纸,且各种房型的墙体布置亦不一样,因此特别关照他到物业公司去看看原设计院的图纸或是施工单位的竣工图,或者了解一下原来是哪家设计院设计的,我可以帮忙去查找。
不料亲戚去了物业公司,管理人员却是一问三不知,既提供不了图纸,也讲不清是谁家设计的,亦不肯去房内指出哪些是承重墙,让装修一时搁浅。
本世纪初建造的房子,才十多年,怎么就找不到有关资料了呢?如果是物业公司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或责任心,则物业公司的管理应该改进;如果确实是找不到图纸了,则是我们的档案管理就有问题。笔者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四十多年间,曾涉足不少老建筑物的改建,包括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竣工的建筑物,改建设计前一般都要去上海城建档案馆查找当时的设计图纸及计算书,甚至还有历次修改的记录(或英文或中文,或蓝图或手绘原稿)。这些宝贵的档案,为保证改建或拆除工作的安全具有很大的价值。
在内地,因拆除工作的盲目性而造成安全事故或人员伤亡的事故时有所闻,这与我们建筑档案和管理工作不到位有很大关系。而在我国香港地区,拆除工作必须要有详细的方案,香港注册工程师的考试中就专门有几道题目是关于拆除工程的。
近年来,上海的新建筑物如雨后春笋,笔者不清楚这些新建筑物的档案是如何管理的。但无论管理系统或方法有什么改变,资料一定要保存好,并且代代相传,让后人能很方便地查阅到,这是功德无量的事。千万不能重演那家物业公司一问三不知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