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接受1名特殊的中年男性患者。患者因尿黄、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就医于辽宁省当地医院,当时行肝脏检查,考虑为“肝内占位性病变”,口服中药,治疗4个月后不见好转,黄疸进一步加重。来沪就诊,CT显示肝部有一明显肿块,但患者无肝炎病史,且甲胎蛋白在正常范围。因此,初步考虑为“良性肿瘤”可能。手术后肿瘤送至病理科,在显微镜下,困扰患者近半年的元凶终于浮出水面,原来患者得的是肝细粒棘球蚴病。
所谓细粒棘球蚴病,是人体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所致的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呈全球性分布,主要流行于畜牧地区,在我国以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多见。患者以农民与牧民为多。大多数在儿童期感染,至青壮年期才出现明显症状。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狗,患者大多与猫、狗等有密切接触史。在术后回访患者时得知,这位患者家中常年饲养多条宠物犬。同时,人遭感染主要与环境卫生以及不良卫生习惯有关。该病最常见的传染途径就是患者与宠物密切接触时,其皮毛上虫卵污染手指后经口直接感染,患者吞服绦虫卵后,在胃酸的作用下,卵壳被溶解孵化为蚴,绝大部分幼虫穿越肠壁经门静脉入肝。此外,若宠物粪便中虫卵污染蔬菜或水源,尤其人畜共饮同一水源,也可造成间接感染。在干旱多风地区,虫卵随风飘扬,也有经呼吸道感染的可能。
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常困扰于棘球蚴囊肿大时的器质性占位,由于囊肿易引起异物反应、血管栓塞和胆管梗阻,病变中央可发生凝固性坏死囊变,崩解液化后形成大小不等的假囊腔。同时,棘球蚴囊破裂也会导致部分患者过敏,严重时甚至可以因过敏性休克而死亡。该病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不易发觉,往往是偶然中发现上腹包块开始引起注意。发展至一定阶段时,可出现上腹部胀满感,轻微疼痛或压迫邻近器官所引起的相应症状。至于晚期,患者可能会出现黄疸、上腹部疼痛、腹水症状。实验室检查中血清免疫学实验阳性者可提示有感染。影像学中B超具有简便、快速、无损伤的优点。由于该病酷似恶性肿瘤,因此患者在就医时应向医生说明有接触宠物史,以便医生更好地判断病情。而一旦感染了棘球蚴病,需及早进行治疗。外科手术为根治本病的首选方法,应争取在压迫症状或并发症发生前施行。
如何有效防治棘球蚴病呢?人在接触宠物之后要勤洗手,特别是吃饭前,防止手上沾染棘球蚴虫卵后经口感染。在室内饲养宠物,尤其是在秋冬季要经常开窗通风,以免病原菌滋生;经常给宠物洗澡梳毛,让宠物有一个清洁卫生的生活环境。管理好自己的宠物及其粪便,不让它们靠近水源,以此减少宠物感染棘球蚴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