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月份本市第二十五个“爱国卫生月”里,由上海爱卫办牵头的在全市范围展开“行为陋习劝阻行动”,向“随地吐痰、乱扔烟头、乱扔杂物”等陋习宣战,这是改善上海卫生环境,提高上海文明程度的一大举措。
其实,禁止随地吐痰、乱扔烟头、乱扔杂物等陋习,早在十几年前就有明文规定,作为市民的公约与守则,曾经大张旗鼓地宣传过,在路口、街道监督过,对违反者惩罚过,曾经立竿见影,收效甚大。客观地说,今天这些陋习的故态复萌,与以前相比,程度上轻得多。
但是,上海已是国际知名大都市,八方来客对上海的社会文明、卫生状况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上海市民对这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严格。海纳百川的上海,随着外来人口的猛增,文化程度、风俗习惯、生活卫生习性的参差不齐,警惕某些陋习的滋生与回潮,有关方面宣传与劝阻很有其前瞻性。今次上海爱卫办牵头展开的“行为陋习劝阻行动”,实属必要。
说到陋习,上海爱卫办列举的是“随地吐痰、乱扔烟头、乱扔杂物等”。三种陋习是主要的,解决了,上海的卫生环境就可大为改观。但是,上海爱卫办的通知里有“等陋习”三个字,可见,凡是有损于上海形象的所有陋习,我们都应该改正。
笔者今天再举一些与国际大都市相违背的其他陋习,录以备考:大声说话如吵架、语言粗鲁有国骂、穿越无视红灯挂、加塞插队当便饭、剪下指甲随处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