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门,就看见两个男孩,他们刚洗漱完正在穿衣服。右面的男孩大笑着,嘴里一边嘟哝,一边用手指着我,我知道他在笑我不害臊,偷看他们换衣服。左面的男孩把衣服套在脑袋上,迟迟不愿意把头伸出来。是的,他们俩都是脑瘫儿,语言和行动都有一些障碍,老师说,其实他们跟正常的孩子一样,都很聪明。
博爱儿童康健园,在徐家汇附近一个安静的老式街区里。这是一家集康复治疗与特殊教育于一体的民办残疾儿童康健园,园里的孩子大多数都是脑瘫儿童。这里不止是照顾孩子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康复和教育。
运营了十几年,这里依然显得很“民间”,但院长对专业却有着极高的要求,包括对义工的要求。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来这里做义工,脑瘫儿童的特殊性决定了需要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也要有更多的耐心,这里的孩子不是给你“玩”的。有一段时间,我常来这里看他们,可我并没有资格做义工,只好给他们拍照,孩子们也喜欢这个黑乎乎的“玩具”能照出他们的面容,于是在镜头前奋力微笑,刚学会走路的,也在努力地放开扶着他们的老师的手……
惭愧的是,我并没能坚持下去,就像是大部分民间公益慈善故事的缩影,以民间力量发轫,以热情投入,然而困难首在资金次在人才。如果公众无法聚焦并提供持续的帮助,很容易被无奈和艰难笼罩。
经常有志愿者在周末会来康复园做义工,那一天园里会喧闹嘈杂,对于那些孩子、家长和公益机构的工作人员,日子是平凡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