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 36岁
教龄 15年
职务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体育教研组棒球老师 全市小学体育教学大纲里,并没有棒球项目。
上周四,三(1)班的学生第一次接触了棒垒球,35分钟里,张慧只教了一招:传接球。可孩子们都觉得不过瘾,铃响时,纷纷感叹:“咳,这么快就下课了……”傍晚放学后,张慧又出现在了操场上,带着20多个小男孩,换上专业棒球装备,打起了分组对抗赛。周末,学生们又跟着张慧,坐车去浦东同美国学校进行了一场比赛,学生的家长纷纷前往助威,热闹非凡。
爱玩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在当今教育大环境下,家长担心孩子因体育会落下功课,也害怕孩子受伤。如何开展各项体育课程,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张慧和他的同事,动足了脑筋。
2007年,在校长丁利民的支持下,上理工附小成立了棒球队。张慧记得,有个家长曾隔着围墙冲正在训练的自家孩子破口大骂,要他去做功课。张慧便和其他几名教师上门家访,苦口婆心,做通了思想工作。令张慧欣喜的是,家长王燕自告奋勇站了出来,甘当教练,她曾是一名专业垒球运动员,在她的现身说教下,一些原本不支持孩子打棒球的家长,也渐渐理解了。
2009年,全国学校棒球比赛在上海体育场举行,棒球队邀请家长现场观战。有一位家长是大巴驾驶员,他主动说,“我3天不做生意来接送大家。”比赛看台上,家长们穿着队服,给孩子们摇旗呐喊,孩子们大受鼓舞,最终获得全国亚军。陈彬彬的家长第一次看孩子打球,连连感叹:“我内向的儿子原来有如此积极的一面啊!”赛后,从事餐饮业的陈父大手一挥,“庆功宴,放我们饭店搞,今天不做生意了。”
6年来,每逢大型比赛,张慧都给棒球队摄下精彩照片,做成明信片和贺卡在学校发放,更是激发了学生投身棒球运动的热情。如今,上理工附小的学生以加入棒球社团为荣。曾有一个孩子穿着棒球服、戴着棒球帽参加大队委员竞选,同学们纷纷将票投给他,大家觉得他就是个“小英雄”。
本学期开学仪式上,丁利民校长还读了一封家长来信:请学校多多开展体育运动。张慧指出:“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坚强的意志力和健康的体魄。家长一旦体会到这层意义,怎能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