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开不同股本大小的股票在市场的表现差异,笔者按上市公司的总股本做了以下六类分类:1亿以下、1-3亿、3-5亿、5-10亿、10-20亿、20亿以上。通过熊市和牛市以及完整的熊牛周期,进行不同市场阶段的量化检验。首先是在熊市中检验,假设投资者是在熊市第一天最高的6124点入市,在2007年10月16日至2012年10月15日五年熊市中每年换股一次,不同股本结构的公司在五年中累计的涨跌幅如图一:
图一可以看出1亿以下的小盘股和1-3亿的中小盘股在熊市中表现最佳,这与很多投资者的体验是一致的。近期中小板、创业板指数远远强于市场,也符合上述统计的规律。为什么熊市中小盘股抗跌呢,仔细分析也是有其内在逻辑的,小盘股,盘子小,成长性好,题材多,资金拉得动,散户容易跟风,这就造成了小盘股在熊市中一枝独秀。反观大盘股没有人能托得起,题材又稀缺,又缺乏成长性,所以在熊市中容易惯性下跌,成为指数的杀手。
牛市中的情况如何呢,小盘股独领风骚的规律还能持续吗?我们来看看总股本三年牛市分类检验情况:
图二是从2005年6月6日统计到2008年6月5日,其间指数涨幅达224%,可以看出3-5亿和5-10亿的中盘股在牛市中表现最佳,大盘股依然表现最弱。看样子,在牛市时,由于中盘股兼具流动性和业绩的双重优势,更加能获得市场的青睐。
显而易见,牛市中做中盘,熊市中做小盘,这是盈利的捷径,而上述两个统计中有一点共性的,大盘股无论在牛市中还是在熊市中,都是表现最差的板块。这难道是说大盘股没有价值吗?其实也不尽然,前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就曾说过,银行股出现了罕见的投资价值,但为什么表现最差呢?但愿诸如MSCI等这些外来的和尚们能把大盘股这本经念上去吧。
关于本文中的选股方法,笔者在左安龙主持的天翼视讯《股票老左》节目也做了详细的应用阐述,有兴趣的投资者可以跟踪天翼视讯每个交易日盘中直播的视频gp.tv189.com,也欢迎参与节目中的互动讨论。 毛羽 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