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市场上,珍珠的升值幅度不小。1颗直径14毫米的中等品质珍珠,前年最高价约2500元,今年至少涨到4000元。个头越大、品质越高的珍珠,增值空间越大。市民怎样才能花合适的价钱,买到具有升值潜力的珍珠呢?
决定珍珠优劣的标准,包括形状、大小、颜色、光泽和光洁度。珍珠的形状大致分为圆、对称、异形三种。圆形珍珠代表形态品质的巅峰,越圆越佳,古语就有“珠圆玉润”的说法。不过,自然形成的珍珠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形状好的很少。因此,对称的水滴形、椭圆形、葫芦形的珍珠也不易得。异形珍珠虽然价值不高,但经设计师独具匠心的制作后价格倍增,再也不会找到相同款。
珍珠的尺寸越大,孕育的过程越艰难,价值越高,古语“七分珠,八分宝”就是此理。总体来说,海水珍珠普遍大于淡水珍珠,直径大于9毫米的珍珠比一般珍珠价格高很多,且价格随尺寸锐增。
光泽对珍珠的美观和价格有明显影响。高档珍珠呈现夺目的珠光宝气,但绝不刺眼,是一种亲和的感觉。受环境和母贝健康程度等影响,绝大多数珍珠表面有不同程度的瑕疵。只要这些瑕疵不明显,或藏于较隐蔽的地方,则对美观和价格的影响较小,没必要过分追求完美。
有这么严格的评判标准,为何珍珠的价格差距甚大?因为市场上存在天然珍珠、养殖珍珠及珍珠仿制品。天然珍珠质地细腻,光泽柔和,透明度高。养殖珍珠质地松疏,光泽不强,表面带有“小包”,俗称“痱子包”或“揪”。
鉴别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的最佳方法,是用20至30倍放大镜检视。天然珍珠表面呈现指纹状的纹路,养殖珍珠则无此纹路,呈现橘子皮的样子。
现在市场上大批销售的珍珠仿制品,主要有三种类型:充蜡的玻璃、实心玻璃和塑料镀层仿制珠。这些仿制品浸在化学溶剂中,能产生像珍珠一样的光泽,外观上很像天然珍珠。购买的时候,可将两颗珍珠互相摩擦,真珍珠有涩感,珍珠仿制品则是滑感。
了解上述常识后,便可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挑选珍珠饰品了,不过需注意的是,即使买到了中意的珍珠,也要学会养护。很多人在夏季佩戴了珍珠制品后,喜欢用清水浸泡,这是一大误区。水可以进入珍珠的小孔内,不仅难以抹干,可能还会令里面发酵,珠线可能转为绿色。若佩戴时出了很多汗,可用软湿毛巾小心抹净,自然晾干后放回首饰盒。应避免让珍珠接触酸、碱质及化学品,如香水、肥皂、定型水等。也不要戴着珍珠饰品去厨房,蒸汽和油烟可能渗入珍珠,令其发黄,损害其价值。 王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