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用了30年的英汉字典书页泛黄,一本本日积月累的英文笔记工工整整,一张靠门的小木桌加一把椅子就是“课堂”……在黑龙江工程学院文管楼门口,赵福顺或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或自己默背英语的画面,已经成为校园中的一道“别样风景”。
1981年,高考失利让赵福顺失去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但进入企业工作的他并没有将上学时积累的英语底子扔掉。在同事的鼓励下,赵福顺“见缝插针”学习英语。
后来,不惑之年的赵福顺加入了“下岗大军”,生活陷入困境,但坚持英语学习。2009年,赵福顺进入大学校园当保安,大学校园里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他的英语水平突飞猛进。赵福顺的英文水平得到了学校英文系的“专业认证”。主动找到他补习英语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虽然帮助多位基础薄弱的学生通过了考试,但赵福顺仍觉得现在许多学生没能把英语真正当成语言来学,只是抱着应试的态度。赵福顺说:“虽然我对英语很狂热,但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我还会做好本职工作,站好保安的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