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鸡”美妙 “玫丝”忘我
小荧星艺术团孩子们的歌声轻盈深情,一曲《上海等你来》唱出了敞开怀抱的期待。曾获3项格莱美奖的美国雄鸡合唱团,用无伴奏男声唱起了他们的拿手曲目《我听见精灵的召唤》,12位团员在舞台上不断摆出变化的队形,一张口便真声、假声、混声交相辉映,似乎个个都是声乐精灵,把阿卡贝拉这种演唱形式,唱得出神入化。同样来自美国的玫丝合唱团,则以发自心灵深处的歌声,展现了黑人灵歌在合唱中的运用。这批非裔和南美裔歌手中虽然有的体型庞大,但当歌声响起时,每个人沉浸于音乐如同忘记了一切,跟随节奏扭动的身体产生强烈的互动效应,让不少观众也情不自禁在座位上挥动双手,恨不能站起来随着歌声起舞。
“蔚蓝”起舞 “绅士”庄严
合唱是技术含量很高的默契配合,但合唱又是一种情绪或气氛。在这台音乐会上,华东师大学生合唱团和普陀区教工合唱团,在演唱中充分体现了他们的艺术素养。而韩国“永远的蔚蓝”合唱团,则把两种效果相融于他们的表演。在演出《阿里郎》时,男女声部的轮唱和混声演唱,声部分明又音色统一,身穿民族服装的男女演员甚至还边唱边跳起了民族舞。来自芬兰的斯普里男声合唱团已有126年历史,芬兰著名音乐家西贝柳斯,当年也是该团成员之一。身穿一色黑色燕尾服的“绅士”们唱起西贝柳斯的《芬兰颂》,自有一种庄严和神圣的气场。而新西兰帕蒂亚毛利合唱团的表演则有迥然不同的原生态色彩,老老小小演员们出场后,更像一个家族的成员集体亮相,他们以祈祷的神态唱起《月亮代表我的心》来,让人忍俊不禁。
蝴蝶飞翔 歌声激荡
莫斯科春天少女合唱团的姑娘们蹦蹦跳跳地出现在舞台上,似是春天的蝴蝶活泼飞翔,唱起轻快的《在樱桃园》更是春意盎然。爱沙尼亚TV女声合唱团、斯洛伐克卢契卡合唱团也都是一身民族服装打扮,,她们一开口,歌声就带着浓浓的家园气息,似乎能感受到掠过森林的风、飘浮在草原上的云。所有的中外合唱团员在音乐会尾声时站满了舞台,当他们一起唱起威尔第歌剧《纳布科》著名合唱选段《飞吧,让理想插上金色的翅膀》和中国歌曲《同一首歌》时,近300人的歌声汇成力量强大的洪流,激荡在台上台下每一个人的心头。
资深记者 杨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