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推荐生”、“自荐生”志愿、该如何填报,中职校的提前录取批志愿,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统一录取志愿表的设置和填报。2013年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报考志愿表(即统一录取志愿表)共设置四个栏目,第一栏是“零志愿”、第二栏是“名额分配志愿”、第三栏是“中高职贯通志愿”、第四栏设有15个志愿及征求志愿。一、二、三栏志愿按序分批次录取估计在7月13日开始到7月15日前能完成投档和录取工作,第四栏15个志愿估计在7月20日前能完成投档和录取工作。7月20日起进入第四栏的志愿的征求志愿阶段。整个录取工作将在7月25日基本完成。
下面就各个志愿做些说明。
【零志愿】
统一录取志愿最前列设有零志愿栏,零志愿栏内可填报的学校是跨区县招生(外区县学校在本区招生)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上海市回民中学和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考生可在规定的招生学校范围内选一所学校填报。
零志愿学校和本区县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是同一层次的学校,但因为它列入了零志愿栏就和本区(县)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在不同的批次进行录取,这样考生的选择余地就增大了,设了零志愿对考生自主选择,学校自主选拔都增设了空间。在零志愿的填报时,各考生的情况不同,想法也就不同,实力较强的考生,会在零志愿栏中挑选更好的学校,而其他考生会把零志愿视作多一次进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机会,因此考生对零志愿的选择还需慎重思考。
在统一学业考试结束后,先进行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中职校的提前录取工作结束,再进行统一录取志愿的录取,在统一录取志愿栏内,先进行零志愿的录取工作,然后是名额分配志愿、中职贯通志愿、统一投档15个志愿和征求志愿。录取一批结清一批,前一批次已录取的考生以后批次的所有志愿自然失效,前批志愿没填或没被录取不影响后批志愿的投档录取。
【名额分配志愿】
2013年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将区域内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数的15%,按毕业生报考人数平均分配到本区内各初中学校。
各初中学校需参加“名额分配”招生的考生(仅限在校就读在籍的考生,不含个别报名考生),可根据分配在本校的高中学校和名额在“名额分配”志愿栏内自主选择填报一个志愿。统一学业考试结束,在零志愿投档之后,由区中招办在市教委、市考试院划定此类招生的最低控制线范围内依据考生的志愿和考生的录取总分,分别对每所初中按该校分配到的学校和招生名额,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录取。
【中高职贯通志愿】
2010年上海市开展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今年在以往几年试点的基础上增加了贯通的中专职校和高职学院,增设了新专业也增加了招生人数。考上中高职教育贯通专业的考生经过5年或6年的培养可以获高职毕业文凭。
考生在选择中高职贯通志愿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如特长、爱好、身体条件、专业取向、文化知识和学习状况等综合考虑,慎重选择招生学校及专业。参加中高职贯通招生的考生必须是获得本市中招网上报名资格的本市户籍的初中毕业生。
【统一录取15个志愿】
统一录取志愿栏内设置的15个志愿,是除零志愿、名额分配、中高职贯通学校和专业以外的其他学校和专业(如本区范围内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区重点中学、公办高中、民办高中,还有外区在本区招生的民办高中、综合高中以及中专、职校、技校等),上海市回民中学在统一录取15个志愿内也投放了招生计划(招生条件和最低控制线同学校在零志愿投档时的要求)。
考生按自己的意愿,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情况、体检情况、特长爱好、家庭经济情况、交通情况等),科学定位后选择学校和专业,前一、二个志愿可选择略高于自己定位的学校,要考虑最后阶段的复习和临考时发挥得较为理想,考出好成绩,能进入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当然最后也要填一至两个保底的学校,以免考试失常而志愿落空,以此方式来选择好自己想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安排志愿的顺序进行填写。志愿间要略有坡度,一个坡度相当于一层保险。选择志愿和填写志愿必须慎重,考生不喜欢的学校和专业或是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的学校和专业坚决剔除,当然明显力所难及的学校和专业也应该割爱。志愿可以填满,也可少填,千万别凑数,当考生被志愿表中某一志愿的学校或专业录取后,排在其后的志愿自然失效。考生在填写零志愿、名额分配和中高职贯通志愿的同时必须要填写统一录取的15个志愿,如考生被零志愿、名额分配和中高职贯通志愿学校录取则统一录取的15个志愿自然就失效,如果前面志愿没被录取,考生就进入统一录取15个志愿录取的这一批次。
统一录取志愿栏内的学校和专业是按“分数优先”的原则来录取的。对一所招生学校来说,当投档结束分数确定后,对每个在志愿表不同序号内填报该校志愿的考生都是一样的以这个分数来录取。
普陀区教育考试中心主任 孟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