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值的5%奖给举报人
依据《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第46条,本市设立了食品安全投诉“一号通”。去年1月1日,市食品安全统一投诉热线12331试运行,3月29日启用,市民遇到任何食品安全问题都可直接拨打电话咨询、投诉和举报。
高效、周密的监管网络少不了社会监督,越多的人关注食品安全,城市食品安全的保障系数就越高。为此,市财政设立了“食品安全举报专项奖励资金”,对于各类食品安全举报,一经核实,依照奖励办法,食品安全问题查实后,违法制售货值的5%将奖励给举报人:最低奖励500元,最高20万元。去年奖励举报共支出37万元。
知晓度和流程需改善
去年,市财政为“食品安全举报专项奖励资金”拨付预算500万元。
“事实上,较之500万元的奖励预算,37万元的实际奖励支出实在不算多。”市食安办副主任顾振华坦言,奖励举报制度的知晓度和奖励流程需要改善——去年,举报人在举报案情查实后,需要自己提出奖励申请,才能拿到奖励经费;今年,举报查实后,由办案人员主动为举报人申报奖励,结果,今年一季度的举报量达到了去年全年的45%,奖励量达到了去年全年的40%以上。
40%源头控制很关键
“12331”开通后至上月底,全市共受理食品安全投诉举报60764件,其中,“12331”受理48689件,占全市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的80.1%。其中,咨询类近60%,40%则为投诉举报。
“40%的投诉举报,就是发现事故苗子、遏制食品安全隐患的关键线索。”市人大代表汤期庆说,要建立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40%源头控制,至关重要。
本月,两高出台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显示了司法机关“重典治乱”的决心。“处罚再严厉,首先也还是要发现证据,12331就是一个发现机制。”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辰说,近年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越来越隐蔽,发现难度越来越大,设计奖励举报制度就是要发动社会参与,尤其是要鼓励内部知情人员主动举报违法行为,为监管部门严厉打击提供帮助。
“今后,对每一个举报案件,热线都要做好奖励提示,加强跟踪督促,全面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市食安办主任阎祖强回应。
本报记者 姚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