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社科院发布了被称为“文学蓝皮书”的《中国文情报告(2012-2013)》,同时发布的2012年“开卷”小说类图书畅销排行榜显示,去年小说类图书销量冠军仍然是郭敬明的作品。昨天,大部分媒体都将莫言与郭敬明两人的作品销量作了对比,一时“莫言卖不过郭敬明”成为了热点话题。
有支持有吐槽
对于郭敬明力压莫言成为销售冠军,网友有支持也有吐槽——
■网友“巨人鸟”受众不一样,有些东西也不能用销量和排行来解读。
■网友lukeloh1990按销售量统计的排行榜,十年之后无意义!
■网友小建bj回击“无意义说”“十年之前郭敬明就是销量冠军,十年前很多人也说十年后郭敬明毫无意义。”
■网友“第1917个失踪的梦”郭敬明的作品只是销量好,但是论作品价值却不如莫言。
■网友“文艺小青年”为郭敬明作品“销量好”鼓掌,为莫言作品“照汗青”喝彩。
根本不需比较
曾负责首版《幻城》营销的春风文艺出版社朱洪海和《莫言的文学共和国》作者、《收获》杂志编辑叶开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异口同声表示,根本不应该拿莫言和郭敬明比销量。
“谁说获了诺奖就一定要销售第一名啊?是不是帕瓦罗蒂的票房就一定要比周杰伦、王力宏要高啊?”朱洪海说,不同作家的读者基数是不一样的,关注莫言的以“文艺老青年”为主,“这些人的关注度是在热点下暂时的集中,对他们来说,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所以很快就会散开。”而郭敬明的读者以学生为主,他们对事物的关注度还没有成年人那么分散。
叶开则表示,我们或许应把文学作品做一个简单分类。严肃文学通常带有作家青少年生活记忆与反思个人生活印痕的作品,作家求诸内心与读者、友人相通。消费文学有很多玄幻、修真、仙侠类作品,各有各的读者群。严肃文学和消费文学通常不在销售上作简单比较。 本报记者 夏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