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500强职业经理人到加入草根创业者团队,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朱承华做了人生中最冒险的决定。
他不是传统的动漫迷,却热爱一切给儿童带来快乐的事业。过去3年,他力图让儿童社交网络淘米网的影响力从网络走向现实。淘米网要做中国版迪士尼,梦想成为最受中国家庭喜爱的儿童娱乐公司,他是追梦之路最有力的推手。近日,朱承华获得第三届中国十大动漫新锐称号。
事业黄金期重新出发
朱承华,1978年出生,土生土长的上海人,2000年从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毕业,深受职业经理人文化影响,“当时我和同学的职业理想就是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
毕业5年内,他先后加入了百胜餐饮、联合利华工作。2005年迪士尼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他成了迪士尼中国的首批职业经理人。加入时,迪士尼中国才不到10人,他参加了香港迪士尼筹办过程中的整套培训课程。
“我见证了迪士尼中国从初创到快速发展的历程,5年迪士尼的玩具业务在中国翻了5倍。”他是玩具业务负责人,那是当时迪士尼成长速度最快、业绩表现最好的板块。
2010年,在事业黄金期,他选择离开。这个决定让同事、同学大跌眼镜。“一般来说,世界500强的职业经理人就算离开也不会去本土公司。”他不仅去了本土公司,还去了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创业公司淘米网。
“在迪士尼的5年,让我看到了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巨大潜力,未来5到10年将是本土文化娱乐公司创业的黄金期,我不想错过这个历史性机遇。”朱承华坦言,在迪士尼的最后一两年他已萌生退意。
机缘巧合,迪士尼的一个客户向他聊起了一个想做儿童娱乐公司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叫汪海兵。“我们见面时,他说了两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一是想创办一个百年企业,二是想成为像迪士尼那样的儿童娱乐公司。我的朋友圈子基本都是职业经理人,我从来听不到如此狂妄、又如此有激情的话,它就像一束小火苗,腾一下就从我心里蹿上来了。”
两人的梦想太吻合——都认为儿童娱乐市场潜力无限,都希望培育一个真正属于中国人的卡通品牌。“汪海兵带给我一个全新思路,就是做新媒体儿童娱乐产业,中国新一代卡通品牌,很有可能来自互联网。”他进而思考,能不能结合迪士尼的商业运作模式和新媒体的特点,打造一个全新的卡通品牌。
从光杆司令到组团作战
2010年1月,朱承华加入淘米。彼时,他的第二个孩子即将出生。他用对待自己孩子的心,对待淘米,这种感觉是以往从未有过的。
尽管汪海兵想做中国迪士尼的梦想说得很美好,但朱承华刚进淘米时一点也看不到娱乐公司的影子。“公司里全是互联网工程师,做线下业务,我是光杆司令。”组建团队,成了他到淘米最迫切的事情,而完成从外企高管到创业者的切换,并不容易。
“在外企,工作的系统性和规划性很强,基本提前一年已经把工作计划定好了,每天朝九晚五,开三四个会议,每月出差一次,每年去国外培训一两次,工作和生活很平衡。”而到了淘米,每天加班到八九点,一天要开七八个会议,随时可能出差,工作充满不确定性,随时会改变想法。而最让他感到不适应的是,在外企习以为常的支撑系统没有了,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来。“以前想招人,发一个邮件给HR,想做行业分析,告诉一下财务部门。现在,招人要自己去找,面试、培训都得自己来;行业分析,自己跑市场调研、写报告。”
而在心态调整上,朱承华也经历了阵痛。“姿态要不断放低,所谓职业经理人的那种优越感再也不存在了。离开大公司,我开始懂得别人尊重的是你的公司,而不是你个人。以前大多是别人找我,客户排着队等着挑,现在是我求人,面前一堵堵墙等着去突破。”
2011年,根据淘米的网上儿童社区“摩尔庄园”打造的同名电视动画片首次在电视荧幕亮相。从制作完毕到正式播映,朱承华等了半年多,数不清在电视台吃了多少闭门羹。“没人相信从网上诞生的卡通故事能获得好收视率,但我们做到了。”从那时开始,由他搭建的淘米线下业务团队组建完成,从内容制作到电影电视制片、媒体发行、推广,以及消费品授权等业务开始高速运转。
打造品牌“攻心为上”
“在迪士尼的工作经历告诉我,打造一个卡通品牌并不是拍好一部动画片那么简单。中国人不缺好创意,缺的是运营知识产权的能力和经验。”朱承华认为,在迪士尼,他参与推动品牌商业化,而在淘米,他直接参与创造品牌。
创造过程最重要的事,是为网上卡通形象“摩乐乐”“么么公主”等注入故事和灵魂。“品牌最重要的价值是满足人的情感需求,我们打造品牌要‘攻心为上’,我不敢说淘米的美术、编剧人才是最棒的,但我们对小朋友情感的把握很到位。”在朱承华看来,淘米打造品牌最大的优势是,它拥有超过2亿人的儿童网络社区,能直接倾听孩子的心声,从中触摸到当代中国小朋友内心深处最缺乏的情感。通过对儿童网上行为的监测以及每月数以万计的小朋友来电来信,朱承华心中的“摩尔庄园”越来越生动。“中国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很孤独,缺乏探索精神,所以我们设计的故事中,友情是核心,正义、勇敢是摩乐乐的品格。”
“一位老前辈曾对我说,任何一家文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它的文化。做动漫品牌,不是追求漫画画得多精、电影拍的3D效果多好,而是团队对动漫事业的忠诚与热情。故事、人物必须触动灵魂,否则做得再炫也没用。”
在朱承华的带领下,淘米生动演绎了一条从线上到线下的转型之路,两年时间,淘米拍了200集动画片、4部动画电影,实现一个国家级电视台、4个卡通卫视全覆盖;从电影、动漫、图书、服装、玩具等打造了一条完整的儿童娱乐产业链。“现在,线下业务占到淘米营收的30%,未来3年内,我们希望线下业务的收入上升到50%。”
2015年,迪士尼主题乐园将在上海开园,这对本土动漫品牌会造成冲击。也许,不久的将来,朱承华的新老东家将在电视电影领域正面交锋。 “我们要抓紧这段时间,勤练内功,沉下心来做品牌,只有自己本领练好了,才不会在竞争的大海中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