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名用语习惯,把河岸凹进处称为“湾”;河岸外凸处像动物的嘴,往往会被叫做“嘴”,今龙华对岸浦东沿江就称“龙华嘴”,今周家嘴路向东伸到黄浦江边,则是以江边的“周家嘴”而得名。黄浦江东北流经外滩时形成一个急弯,在浦东形成一个明显的“半岛”,这里就是上海知名度极高的“陆家嘴”。
陆姓是苏南大姓,其祖先可以追溯到三国东吴名将陆逊。唐朝著名诗人陆龟蒙是今苏州甪(Lu)直人,约元末,其十八世孙始迁上海马桥,到明初时,其中一支迁浦东陆家嘴。陆深(1477-1544),字子渊,号俨山,是明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即这支陆氏的后人。弘治十四年(1501年)以应天府乡试第一名中举;十八年,又以第二甲第一名(相当于第四名)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正德十二年(1517年),擢国子监司业,后因丁艰(丁忧)回家守制,终制后又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今中央政府教育部长),文学词章为一时之冠。致仕卒,谥“文裕”。有《俨山集》、《陆文裕续集》、《南巡日录》、《史通会要》、《春风堂随笔》等传世。
陆深在丧父回家期间即想退归山林,于是大兴土木兴建私家花园“后乐园”。今金茂大厦边有“花园石桥路”,据称即陆深后乐园旧址而得名。
明嘉靖中年,沿海倭患严重,仅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上半年上海数遭洗劫,后乐园毁损严重。
后乐园被毁后,陆深夫人徙居上海城里,私宅与文庙相近。清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中咏:“邻黉高阁峙城中,后乐园当黄浦东。柱石俨山多胜景,陆家嘴没迳蒿蓬。”
作者有一段注文:“邻黉阁,在长生桥南陆深宅,今其地称陆家宅。后乐园,在浦东,陆深旧居。有柱石坞,俨山精舍。今其址称陆家嘴。”
陆深是明代中后期上海名人,陆家嘴即以陆深宗族集居而得名。陆深的宗族墓地在今陆家嘴绿地附近的地方,1970年的“深挖洞”年代,这里因挖防空洞而被毁,上海博物馆考古队及时赶到现场发掘,被挖的陆氏墓成群,其中在陆深墓出土的殉葬品中除金饰件外,还出土有宋代和唐代铜镜许多件,以及陆深墓志铭,今藏上海博物馆。 薛理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