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2013年是威尔第年、瓦格纳年,稍微偏的一些话可以被认为是布里顿(1913-1976)年。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知晓,一位出生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作曲家也在今年迎来了他的450周年诞辰。而他在英国音乐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同样不容小觑。他就是约翰·道兰(John Dowland,1563-1626)。
为了纪念道兰的450年诞辰,英国剑桥大学的菲茨威廉学院特别举办了一次学术研讨会(其中还包括两场大师班)。这虽然是网络上能寻觅到的唯一一项关于道兰的纪念活动,但是至少证明:热爱传统、尊崇前辈的英国人没有把他忘记。
道兰出生于1563年,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作曲家,更确切地说,他应该是一位当时的流行音乐作曲家,因为那时英国的流行与古典之间没有那么大的间隙。道兰大部分的音乐都带有小小的伤感与忧愁,但这绝不意味着他是一个容易自哀自怜的人。在那个时代,忧郁和伤感代表着一种特殊的、超凡脱俗的个性,这是人的本性与深层次情感的自然流露。而在其一生中,坚强的道兰几次因天主教信仰问题被英国皇室冷漠相待,被迫流亡他乡,直到晚年才获得地位上的认可,他却在逆境的几十年间始终笔耕不辍,留下了大量有着英格兰地方风格的佳作。
道兰的作品可以大致分为歌曲和鲁特琴两类。其中的鲁特琴作品有上百首,清新流畅,一部分可以移植到吉他上演奏,比如其中的《幻想曲》《不列颠歌谣》等到今天仍然被吉他爱好者广泛采用。而在英国国内,他又被称作“那个有绅士气质的歌曲作者”。所谓的绅士气质,大约是指他歌曲中的主要情感除了开始提到的哀愁之外,多不流于粗俗嬉闹,因而更加适合安静的环境聆听。相对而言,道兰早期的声乐作品有着分段诗歌的特点,大多采用舞曲形式,受意大利牧歌作曲家卢卡·马伦齐奥的影响颇大。而到了后期,道兰的分段歌曲开始减少,相比意大利的牧歌变得更注重音乐本身,不受语言内容的局限,所以听上去愈加自由与微妙。
道兰作品的录音不是特别多,笔者最为推荐的就是琴鸟公司(L’OISEAU-LYRE)所录制的12张套装《道兰作品选集》。其中既有道兰的歌曲,又有弦乐合奏、独奏与羽管键琴作品。如果您听一听其中的第七张(器乐作品),那么一定会被其单纯的旋律而打动——尽管没有华丽的和声效果,低音维奥尔琴的独自吟唱和直笛的空灵飘逸在燥热的初夏时节会显得那么清凉宜人。有人说,道兰的最大魅力在于,他就像一个娓娓道来的长者,穿越过四百多年与你面对面地交谈,你可以听到太多私密、亲切的心声,好像他就是你的邻居。道兰是莎士比亚的同代人,也许他的音乐正如莎翁的作品一样,永远也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