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生都是主角
上海日新实验小学校长沈敏说,每年的毕业典礼都融入了毕业班孩子们的集体创意,会上还将播放孩子们五年小学生活的难忘片断。而最让大家激动的场面是,在学生们一一上台从校领导手中接过毕业证书后,每个老师都会情不自禁地给他们一个拥抱。而孩子们也会为老师们献上动听的歌声。“毕业典礼上,每个同学都会说一句最想说的话,是献给自己心目中最敬爱的老师的。”沈校长说,每个毕业班还会制作一本纪念册,每人两页,记录的是大家的心路历程,这也是师生们对美好往事的永久留存。
闵行区教育局周旻琪老师说,有一所小学会把毕业典礼放到上海交大里举行,既是让孩子们感受大学的氛围,也是让他们从小在心里埋下一颗努力奋斗的种子。
在上海市曹杨二中的毕业典礼上,有一个细节再次让全体高三毕业生难忘。校长王洋致辞时,一一郑重宣布了505名高三毕业生名单,一个都不少。王校长说:“虽然念每一个毕业学生的名字要占用一些时间,但我必须一个不漏地大声念出来,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曹杨二中的学生,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也是对教育者使命的尊重。”
选日期现良苦用心
记者调查发现,沪上多数中学的毕业典礼都放在中高考之后,独特的仪式教育让即将踏入新生活的学生体会独立和成长。
普陀区江宁学校校长吴庆龄说,每年,学生的毕业典礼都会特别安排在中考之后、发榜之前。“中考代表一个句号,只有考完了才宣告初中阶段的完结。为什么放在发榜前,也是因为一旦发榜,学生会因为成绩和升学等问题而心情迥异,有些甚至无心参加毕业典礼。”
吴庆龄说,江宁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很多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同学,中考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分岔路,许多人都要告别共处9年的伙伴,因此,毕业典礼对他们而言意义重大。“每年的初中毕业典礼,学校都会设计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加深学生间的友情,让他们体会独立的感觉。”去年,江宁学校初三学生的毕业典礼别开生面——全体学生参加了野外生存训练,在生存训练过程中,学会团队合作和挖掘潜能。
这周末就要迎来高考。沪上部分高中的高三毕业典礼也已举行。一位校长说,毕业典礼和成人礼结合起来,放在高考前这个特殊的时段,希望能激励学生做最后的高考冲刺和调整高考的心态。但在上海进才中学,高三毕业典礼是高考之后的常规项目。每年高考结束之后,该校高三学生都要到学校参加毕业彩排,怎么拍毕业照、如何集中进场、怎么观礼等。校长王从连说,通常6月9日和10日是毕业典礼彩排日,6月11日是高三毕业典礼的时间。“到毕业典礼当天,每位学生都要穿上礼服,听学生、家长和老师代表的发言,并接过校长亲手颁发的毕业证书。和大多数学校不同,每位学生都至少要拍一张毕业照片,有全年级合影的,有现在的班级合影,也有文理分班前的班级的。整个典礼系列仪式感特别强,让他们终身难忘,也希望他们能从典礼中对集体、对理想有所感悟。”
送母校礼轻情意重
毕业典礼上有一个常见的景象,是学生们送给母校的礼物。许多学校走廊里的正衣镜下方,都留下了某某年级毕业生赠送的字样。还有些学校教师办公室墙上悬挂的书画作品,也大多是毕业生赠送的。只是这样的字画并非是出自学生们的手笔,而大多是大家凑钱买来的。由此也引来了给母校送什么礼物最具创意的追问。
对此,文来高中校长黄健说,送的礼物没必要太高档,只要有点纪念价值就行,比如,有的同学会在校园里留下一块大的景观石,上面刻有几行字并有落款。对毕业生来说,他们将来再回母校时看到当年赠送的礼物,会感到十分亲切,而对在校生来说,也是一种激励。
本报记者 王蔚 马丹